臨汾新聞網訊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是飄浮垃圾嗎?”
“看完剛剛的視頻,大家有什么感受?”
“廢舊的熒光燈管、過期的貓糧、玉米外皮分別屬于哪一類垃圾呢?”
……
4月18日10時許,在臨汾市解放路小學四年級(7)班的教室里,一節別樣精彩的知識分享課正在進行。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西城環衛所的工作人員走進校園,走上講臺,向同學們講解飄浮垃圾的危害、應對方法以及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以實際行動宣傳“最初中國·文明臨汾”三個“十小事”。
課堂上,工作人員通過一個科普短視頻引出課堂主題,直觀的圖片、生動的講解激發了大家的熱情。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分享著自己在校園生活中宣傳環保的一些片段。歡聲笑語中,綠色、低碳、環保的理念在同學們心中悄然扎根。
有獎問答環節增強了課堂的互動性與趣味性,將課堂氛圍推向又一個高潮。工作人員逐一展示精心準備的單選題和多選題,同學們積極回答問題,檢驗自己的課堂學習成果。干貨滿滿的知識分享課讓同學們意猶未盡,在工作人員向大家宣讀全民行動治理飄浮垃圾倡議書后,知識分享課漸漸接近尾聲。
分享課的最后,該校政教處副主任郭俊玲帶領大家進行宣誓。同學們筆直站立,高舉右拳,目視前方,聲音雖然稚嫩卻堅定有力,展現出努力做好“環保十小事”的決心和信心。
學生李藝涵說:“我會養成不亂扔垃圾的習慣,無論是在校園、街道還是其他場所,主動撿拾飄浮垃圾,正確進行垃圾分類。同時,積極向身邊的家人、同學和朋友宣傳環保知識,說明飄浮垃圾的危害,倡導大家一起愛護環境,共同營造環保氛圍,從自身做起,為維護干凈整潔的校園和城市環境貢獻力量,讓我們的家鄉更加美好。”
課堂活動結束后,學生們來到校門口,向家長們宣傳飄浮垃圾的危害,倡導共同行動、保護環境,做城市文明的守護者。隨后,學生們拿起夾子,撿拾校園周邊的飄浮垃圾,用實際行動踐行自己的誓言。
“市環衛中心通過進一步與學校互動,以課堂PPT講解的方式讓學生深入了解飄浮垃圾的危害,讓學生帶動家長,家長帶動家庭,激發全民參與保護環境的熱情。”市環境衛生服務中心西城環衛所副所長楊聰聰表示,“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飄浮垃圾治理力度,優化作業流程、增加清掃頻次、強化巡查監管,為市民營造一個更加整潔、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