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正是春日好時節,漫步古縣十里長廊生態公園,習習春風撲面而來,慢跑道上三三兩兩的市民開啟運動模式,不遠處的木棧道上則成為大家打卡拍照的“網紅地”。
古縣圍繞澗河縣城段,建成近十萬平方米的十里長廊生態公園,形成了一條利民、便民的幸福走廊。十里長廊生態公園改造提升4.7公里,新建了兩座浮橋、5個主題游園,景觀綠化、水域綠化面積8.9萬平方米,安裝了路燈、監控、音響等設施,讓城市顏值再度刷新。碧波蕩漾的河流串起文明園、法治園、童趣園等5個主題游園,猶如一條美麗的項鏈。沿河漫步,步步彰顯疏朗;游園觀景,處處皆是風光。
在我市“冬季行動”工作中,古縣將城市“雙品質”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先后投資600余萬元,建成4座“城市客廳”及5處“口袋公園”,并改造沿線的洪安澗河水域,打造成一個長4.7公里的十里長廊生態公園以及1條相如里商業街,如今全部完工并開放。
如意園、相如園、初心園、古韻園、古學園5處“口袋公園”分布在縣城多條街道,且都配套設置了涼亭、座椅、健身器材以及公共活動場地等。在如意園,數十名市民正歡快地跳著廣場舞;在古學園,石桌旁的市民正聚精會神地緊盯棋局,圍觀群眾隨著棋局時而緊張、時而哈哈大笑,現場好不歡樂;古韻園里,吸引了眾多善學的孩童齊聲背誦《勸學篇》;相如園內,藺相如故事吸引了往來居民的駐足,大家在這里重溫戰國時期“完璧歸趙”的故事……
這邊“口袋公園”歡聲笑語不斷,那邊“城市客廳”內書香氤氳。在山水廳、相如廳、勸學廳和如意廳4個“城市客廳”內,飲水機、醫藥箱、5G網絡等配套設施一應俱全,在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也豐富了城市內涵,樹立了城市品牌。 此時,多位市民正手捧雜志沉浸式閱讀,室外的喧囂與室內的寧靜完美融合,讓“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成為古縣人民的幸福實景。
“冬季行動”開展以來,古縣聚焦惠民生,以“18+16”民生實事落實為答卷,持續推進教育、醫療、就業等事業發展,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城市”三大“國字號”品牌成果,十里長廊生態公園、城市客廳、規劃館、博物館等相繼建成投用。今年新謀劃“15+15”民生實事,八萬古岳兒女民生福祉更加充實。
民生之基筑得越牢,群眾幸福的底色就越足,城市發展的“溫度”就越高。
仲春時節,走進位于古縣的山西盛隆泰達新能源有限公司,智控中心里,一塊超大屏格外顯眼,設備運轉實時畫面、生產監測數據、人員定位、排放管控等信息一目了然,工作人員只需手指輕點,就能對焦化生產進行全程控制,實現“一鍵煉焦”。
“經過智能化升級,公司生產崗位員工從過去的1500人縮減至300人,效率和安全性大大提升,能耗和排放減少,產業鏈進一步延伸。”該公司董事長趙業明介紹,“我們打通了煤氣利用環節,對技術進行了革新升級,以‘5G+一鍵煉焦’系統為抓手,全面提升了數字智能化水平,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項目發展穩步推進,企業加速穩扎穩打,產業升級步履不停。
近年來,古縣通過積極引導、閉環管理、更新升級,讓該縣的“小核桃”做成了“大產業”。
古縣核桃種植已有2000余年歷史,是山西省重要核桃產區。全縣核桃種植面積已達23萬畝,780萬株,年產量達6000噸,成為村民致富增收的重要產業之一。
古縣縣委、縣政府全鏈條推動農業“特”“優”發展的戰略部署,打造“核桃+”特色農業先行地,錨定“一城一區一園四地”戰略定位,全力打造國家級核桃全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和省級現代產業園,積極打造核桃專業鎮,推動古樹食品有限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集中力量打造“古岳古樹”品牌,讓“小核桃”成為“大產業”。
位于古縣岳陽鎮五馬村的古樹食品有限公司加工車間里機聲隆隆,工人們正在加緊生產一批訂單。“日前,我們組建了直播營銷團隊,銷量可觀,現在正在加緊生產。”該公司總經理毛學愷介紹,“同時,我們積極研發了新產品,在原有的琥珀核桃、棗仁派、核桃油等30余種產品外,延長了核桃加工產業鏈,打造了核桃茶,并將分心木、核桃殼等進行營養提取,研發新的核桃附屬價值,讓古縣核桃的價值更優化、最大化。”
作為古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斷培育壯大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古樹食品有限公司的“炕頭經濟”間接帶動1.7萬名農村勞動力、全縣核桃種植戶人均增收3500元。這也是古縣“冬季行動”的閃亮成績之一。
在“冬季行動”期間,古縣謀劃確定“17+3”工作矩陣、100項具體任務,精準發力、重點攻堅,各項工作成效明顯:謀劃實施重點項目72個,總投資352.33億元;聯合省地理信息測繪院和省規劃院全面提升全域規劃水平,全力打造“千萬工程”農林文旅康示范樣板,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盛隆泰達如期投產達效,宏源與中集焦爐煤氣制甲醇落地開工,京和生物吡唑項目竣工投產,推進產業鏈式集群發展;以“九個一”為抓手,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全力落實市“31條”硬措施,持續用好“四查一倒追”等機制,全縣安全形勢持續穩定;全年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全省第一,“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高標準推進,“河長制”年度考核全市第一。
收官不收場、交卷不交差。古縣縣委書記、縣長劉泳表示,古縣將持續用好“冬季行動”科學機制,接續奮斗、砥礪前行,勇當太岳板塊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排頭兵,為臨汾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貢獻古縣力量。
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此時的古縣相如里商業街也開啟“煙火氣”模式,美食、美景、美業與市民的笑臉交織成了一幅美美與共的畫卷。夜幕星河下,這里又變成燈光秀的“海洋”,成為八萬古縣兒女的“詩和遠方”……
人民網記者 雷 昊 記者 趙 俊 王 凱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