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振興是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化產業基礎再造和重大技術裝備攻關,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對勇擔轉型發展和能源革命兩大使命的山西而言,推動制造業振興升級具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制造業發展進一步提出明確要求,必將鼓舞山西在加快建設中部地區先進制造業基地的大路上闊步前進。
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制造業振興升級為主攻方向,新的一年里,全省上下將繼續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用好重點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三大抓手”,統籌提升協同創新、數智賦能、綠色轉型“三大動能”,做強做大“山西精品”,不斷拭亮“山西制造”品牌,為凝聚高質量發展強大合力、扎實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山西實踐提供有力支撐。
用好“三大抓手”
推動產業集群集聚發展
座座廠房拔節生長,條條產線投入運行,發展的激情在城鄉奔涌。喜看春涌三晉,處處實干爭先。
2月23日,全省開發區2024年第一次“三個一批”活動在各市和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同步舉行。全省開發區共簽約項目194個、開工項目199個、投產項目172個。三晉大地掀起項目建設熱潮。
在興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年產200萬只商用車輪轂智能生產線項目開工,年產20萬噸高端鋁合金、電解鋁廢渣高值轉化利用項目投產……推動鋁工業固廢循環利用和鋁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的延伸,為興縣鋁鎂產業發展注入鮮活動力。
吉利遠程新能源商用車集團晉中基地,一輛輛搭載甲醇發動機的重卡在總裝車間裝配完成。晉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集聚企業27戶,關聯配套企業60余戶。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成型的基礎上,晉中加快構建千億級甲醇經濟生態建設。
山西建筑產業現代化臨汾園區(一期)項目建設現場,數字化H型鋼智能生產流水線試運行圓滿成功。該項目是山西建投集團布局全省構建裝配式建筑全產業鏈的重要一環。作為我省裝配式建筑產業鏈“鏈主”企業,山西建投集團持續優化產品結構體系,推動要素資源科學配置和高效組合,著力打造鏈條完整、功能齊備、集成高效的裝配式建筑產業鏈。
回望2023年,山西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6%,其中制造業增長8.1%,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10.9%,均快于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產業鏈、專業鎮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71個工業類開發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4%,占全省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34.7%。制造業振興升級態勢強勁。
貫徹落實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我省將圍繞重點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三大抓手”持續發力。做強重點產業鏈,全年力爭省級“鏈主”企業突破45戶,省級重點產業鏈企業突破700戶。做大特色專業鎮,全年力爭省級重點專業鎮新建公共服務平臺6個以上,新認定省級重點專業鎮6個、市級專業鎮10個以上,培育打造一批縣級專業鎮。加快開發區提質升級,持續推進“三化三制”改革,深化“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引導各開發區依托優勢發展新的主導產業,讓山西制造業集群越來越大。
提升“三大動能”
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
太鋼集團成功開發出超級超純鐵素體TFC22-X連接體材料并實現批量供貨,填補了國內空白;太重集團智能高端液壓挖掘機產業園內,智能化設備發力,每4.4分鐘下線一臺挖機;中車大同公司研制的700kW蓄電池機車安全運行突破2萬公里,為鐵路裝備領域綠色發展提供了創新示范……錨定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山西制造業振興升級足音鏗鏘。
我省著力統籌提升協同創新、數智賦能、綠色轉型“三大動能”,強化企業研發投入、成果應用主體地位,打造協同創新平臺和科技成果轉化高地,加快工業數字化轉型,提升固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制造業的“含新量”“含智量”“含綠量”不斷提高。
巨大的風葉隨風起舞,產自山西的風電齒輪油等國產替代產品持續“破圈”。山西潞安太行潤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高端潤滑油產品開發與迭代升級,先后開發出高端車用潤滑油、風電齒輪油、軌道交通齒輪油等多種高附加值產品,并應用于各類高端細分場景,目前已有50多種潤滑油產品取得國際國內先進主機廠產品與臺架認證。
在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山西華翔集團,一張覆蓋3個園區的華翔5G專網建成,數據實現了毫秒級傳輸。通過5G工業網關,該集團實現了對3000臺以上的設備以及人、財、物、能等數據直采,并搭建起七大數字化管控應用平臺,推動生產經營提質增效,人均產值提升33%,降低運營成本8%。
綠色制造是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內在要求。2023年,我省深入推進產業優化升級,大力推動制造業節能改造,加大資源綜合利用力度,有力推動了綠色生產方式的加快形成,全年新增綠色工廠23戶、綠色工業園區1個、國家綠色數據中心2戶。
向“高”攀登,追“智”逐“綠”,山西制造奏響高質量發展奮進曲。
面向新征程,今年我省將推進產業科技創新,強化技術協同攻關,優化創新平臺布局,全年力爭新培育1—2戶國家企業技術中心、30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推動數實深度融合,加快智能化改造,認定50戶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加快5G工廠和千兆城市建設。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推進重點行業單位產品能耗達到標桿水平,推廣應用先進降碳技術,加大綠色金融支持力度,培育省級節水型企業,構建綠色工廠梯度培育體系,增創省級、國家級綠色工廠,讓三晉大地“綠”意更濃。
做大做強“山西精品”
培育更多“山西制造”
品牌是質量的重要象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強標準引領和質量支撐,打造更多有國際影響力的“中國制造”品牌。
我省近年著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大工程”,提升傳統產品競爭優勢,豐富消費品種類,實施標準提檔升級,強化質量安全追溯,做大做強“山西精品”,培育“山西制造”品牌,為“中國制造”增了光、添了彩。
今年2月1日,商務部等5部門聯合下發通知,公布第三批中華老字號品牌名單,我省14個品牌入選。至此,山西的“中華老字號”企業達到37戶。老字號企業守正創新綻放新活力,劉老醯兒醋業積極打造多元化營銷模式,開拓跨界融合新思路。復盛公藥業已發展成為集研、產、銷于一體的現代化醫藥集團企業。唐都推光漆器獲得了自營出口權,躋身中國輕工業工藝美術行業十強。
中車大同公司研制的和諧2型電力機車入選首批“山西精品”。和諧2型電力機車牽引鋼鐵巨龍穿行于各大鐵路干線與樞紐,是目前國內鐵路重載貨運的主型牽引裝備之一。聚力打造“山西制造”精品名片,中車大同公司通過全流程智能制造,在研發、制造和服務中不斷優化迭代,實現行業制造技術突破、工藝創新、場景集成和業務流程再造,促進了企業品牌升級。
一批享譽海內外的自主品牌正在三晉大地崛起,越來越多的“山西制造”搭乘中歐班列從三晉大地走向世界。2023年,山西共開行中歐班列108列,開行列數同比增加5.88%,搭載的出口貨物也從最初的車輪、不銹鋼、太陽能光伏組件等產品逐步向多品類延伸。大同的藥品、忻州的法蘭、朔州的陶瓷、晉中的玻璃器皿等紛紛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山西制造”品牌更加響亮。
我省將加強標準引領、質量支撐、品牌塑造,以自主品牌建設推動全省品牌發展擴量提質。推動形成更多的“山西精品”,大力提升“山西制造”品牌價值,培育一批文化特色濃、品牌信譽高、有市場競爭力的中華老字號品牌,推進工業消費品品牌、區域公用品牌、專業鎮品牌培育創建,講好山西品牌故事,推動山西品牌走向世界。
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培育具有競爭力的品牌,壯大一批消費品品牌。
東風浩蕩,勁鼓催征。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山西正著力構建結構優化、創新牽引、安全高效、競爭力強的現代化制造業體系,奮力譜寫制造業振興升級新篇章。
山西日報記者晉帥妮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