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華代表:
加大扶持力度 發展設施農業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推進以鄉村全面振興為統領的農業農村現代化,充分體現了市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關注,對全力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高度重視。”劉曉華說,“作為一名農村干部代表,我深受鼓舞、倍加振奮,今后一定要盡己所能,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劉曉華建議,一是要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充分發揮農業大戶帶動輻射作用,有力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標準化生產、土地流轉等政策的落實落細。二是要加大財政資金扶持力度,積極引導農民、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加大對設施農業的投入力度,積極調動社會參與農業農村發展的積極性。三是要繼續加強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提質增效,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到鄉村振興的熱潮中。
記者 白潔 潘華玲
馬華忠委員:
挖掘農村潛力 壯大集體經濟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充分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馬華忠說,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提升農村公共服務能力、完善鄉村治理的有效手段,應通過不斷挖掘農村集體經濟潛力,進一步促進我市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
馬華忠建議,政府要加強政策支持,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通過財政資金投入和引導社會資本,支持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要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要加強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產業,促進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多元化發展。要加強人才培養和科技支持,建立農村創新示范基地,引導采用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模式,提高農產品質量和產量,增強產業競爭力。
記者 孫哲峰
李芹委員:
強化隊伍建設 助力鄉村振興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全面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李芹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大農民是主體,應針對性地加大相關政策的培訓力度,讓他們對鄉村振興的理解更加全面。
李芹建議,在農村地區,進一步加大鄉村振興政策的培訓力度和廣度,強化培訓課程的模塊化體系設計,既要強調專業技能培訓,也要加強農業農村政策法規培訓,讓廣大農民深入了解鄉村振興戰略和相關政策。應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將農村黨員冬季培訓安排到黨校,并在每年舉辦的高素質農民培訓班中,把鄉村振興有關政策文件作為必講內容。農業農村部門可牽頭組織政策專家編寫鄉村振興戰略政策讀本,把讀本免費送到田間地頭,讓廣大農民隨時學習、隨時應用。通過多管齊下、多措并舉,打造出一支重技能、懂政策、明方向的高素質農民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