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紫穗槐、衛矛籬、紅葉李籬、豐花月季……初冬時節,行走在國道341線古縣段改建工程現場,從道路兩側到邊坡護坡,處處栽植著兼具經濟、生態、觀賞價值的樹種苗木,景色怡人的公路景觀呈現眼前。
這是古縣在今年秋冬季綠化造林工作中重點實施的通道綠化工程,共對39.1公里國道、25.7公里縣道和1公里農村道路實施了植綠護綠和補植補栽工作。
“我們按照全縣造林綠化工作要求,嚴格進行科學規劃、合理選種、精細管理,不僅追求數量的增加,更注重質量的提升,確保造林綠化成效。”古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李月峰介紹,該縣以國省干道、縣鄉村公路沿線綠化美化為重點,新建與改造提升相結合,逐步完善提升、查漏補缺、鞏固綠量;提前進行方案制定、資金籌措、地塊落實、苗木準備等工作,根據造林綠化任務科學制定規劃設計方案,嚴格按照設計標準和要求施工。
改建中的道路寬闊平坦,全新的瀝青路面展現出通衢大道的風采,兩側的各種喬木、灌木排列有序,或是翠綠的油松、雪松、檜柏,或是別致的八寶景天、大花萱草、五葉地錦,或是罕見的五角楓、云杉、龍柏,更有顏色瑰麗、造型別致的密枝紅葉李球、紫葉矮櫻、紅寶石海棠。
李月峰說:“國道341線古縣段的植綠工作共投資1283萬元,長度39.1公里。栽植較多的是紫穗槐292.1萬棵、油松苗5.9萬棵、塔檜6633棵、白蠟2404棵、紫葉矮櫻6356棵。截至目前,一標段25公里綠化工程已經全部完工,二標段14.1公里的沿線植生袋和噴混已經全部完成,剩余樹木種植正在有序施工,預計12月初全部完工。”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十余名工人師傅正在將松散的土壤裝進網狀編織袋里,隨后在吊車的配合下,編織袋被層層疊疊安裝在邊坡上。李月峰介紹:“這些土壤中都按照科學配比混合了草籽,經過幾場降雨,草籽就會破土而出,茁壯生長,數十米高的邊坡就能呈現出綠幕一樣的景觀。”
沿著紫砂至謝家莊的縣道前行,身著反光衣的工人師傅正相互配合,對道路兩側的樹木進行修剪。在汽車疾馳過程中,路邊的柏樹、河南檜連綿不絕,如同一道綠色的屏障。
“這條縣道的25.7公里范圍內,我們重點進行補植補栽和修剪工作,目前已組織完成修剪4800棵,待修剪工作完成后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補植補栽。”李月峰表示。
除此以外,在岳陽鎮賢腰移民新村至三合鎮賈村的農村公路上,古縣交通運輸局補植補栽白皮松、國槐、蜀檜、龍柏等樹木530余棵,回填土800立方米,讓這條農村道路呈現出別樣的風采。
李月峰說:“下一步,我們將緊抓秋冬季造林有利時機,全面抓好道路沿線補植補栽、修剪和撫育管護等后續工作,確保栽一片、活一片、成林一片,為古縣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和全市加快實現‘三個努力成為’作出積極貢獻。”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