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近日,在古縣北平鎮北平村村頭的一戶院落,來自古縣城鄉水務公司的片區負責人趙曉健敲開大門,關切地問道:“這段時間自來水沒啥問題吧?有啥問題隨時給我說。”
戶主笑著回應:“沒問題,一直好著呢,水量供得上,水質也清亮。”
……
曾幾何時,北平村供水管網末端的一些家戶被供水不穩定的問題所困擾,一度怨聲載道。由于北平村供水來源于地表水,每到枯水季或遇到干旱氣象時,水量總是無法滿足全村人的需求,就會出現“吃水難”的問題。古縣城鄉水務公司針對北平村水源不足的問題,專門建設了一座機井,每天可補充水源200余立方米,有效滿足了全村人的用水需求。
新建機井、更換老舊水泵、完善村級水網、改造蓄水池、新增水表……2024年,古縣城鄉水務公司以高質量的農村飲水安全保障為抓手,針對當前存在的農村供水問題,實施了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項目,實現了從“源頭”到“水龍頭”安全可靠,保證了農村24小時穩定供水,使自來水普及率達到了100%。
“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項目投資500余萬元,于2024年6月開工建設,9月底完工。”古縣城鄉水務公司總經理王磊介紹,“我們讓專業的隊伍、專業的管理、專業的服務進村入戶,打通了農村供水管理服務‘最后一公里’,在實現同源、同網、同質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基礎上,進一步鞏固提升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
三合鎮三合村原有供水管網老化嚴重,漏水問題頻發,古縣城鄉水務公司工作人員郭立勇說:“三合村地下管道腐蝕嚴重,搶修量居高不下,有一段時間,連續七八次漏水搶修全在這里。而且三合村老化的供水管道平時運行也有風險,一加壓就會產生新漏點,不加壓又無法滿足群眾的用水需求,我們一度陷入兩難境地。”
每次漏水搶修都要尋找漏點、開挖地面、焊接管道,各項作業都得在停水狀態下進行,對群眾的正常用水影響較大。2024年6月,古縣城鄉水務公司啟動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項目后,把三合村的管網改造納入首批建設工程,第一時間進行施工。
一條條新水管完成敷設,一個個新水表完成安裝……通過緊張高效的改造,三合村有了全新的供水管網。三合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史海濱說:“這次改造解決了管網頻頻漏水的問題,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好事兒,辦到了村民的心坎上,大家再也不用為漏水、停水的問題發愁了。”
舊縣鎮紅寨村原有一處投用多年的30立方米磚混結構蓄水池,長期存在滲水、漏水的問題,影響了村民的正常穩定用水。古縣城鄉水務公司將改造該蓄水池納入農村供水工程維修養護項目,組織施工隊伍高標準、高質量完成蓄水池的改造,保障了紅寨村的安全用水。
“我們對距離縣城和鄉鎮較遠,統一供水管網難以覆蓋的自然村,因地制宜選擇穩定可靠水源,跨鄉鎮、聯村并片建設規模化供水工程,提高了供水規模化率和供水保障水平。”王磊介紹,目前,全縣6個鄉鎮、73個行政村、6個社區的供水已經得到全面保障,供水工程運行管理、維修養護、抄表到戶等工作已經實現了城鄉一體化。
在此基礎上,古縣城鄉水務公司引進先進的水處理技術,按照“應配盡配”的原則,加快農村供水工程凈化、消毒設施設備安裝,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全面規范飲用水設施設備運行管理和維修保養,確保水質安全達標。同時,建立高效快捷應急響應反應機制,每天日檢、巡查所有設備,做到小修不超過6小時,大修不超過12小時,安裝維修人員24小時待崗,隨叫隨到,確保供水設施安全運行。
“安全穩定供水是群眾生活的基本需求,關系千家萬戶的幸福。”王磊說,下一步,古縣城鄉水務公司將聚焦水質安全、運行管理、動態監測等工作,不斷提升城鄉供水一體化智慧化水平,讓廣大群眾能夠安全、可靠、放心用水,讓鄉村振興成色更足、群眾幸福指數更高。
記者 柴云祥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