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左側的丘陵上植被密布,風吹林動;右側的沁河水緩緩流淌,波光粼粼……由安澤縣城向北出發,僅僅十幾分鐘就抵達了府城鎮飛嶺村,一個依山傍水、別有韻味的農家村落。
飛嶺村,夢開始的地方——這組矗立在村頭的立體雕塑字,像是在歡迎遠方的客人,又像是飛嶺村對未來的展望。
步入飛嶺村,一面石塊壘成的墻壁上,“蒹葭鄉居”四個大字格外醒目。源自《詩經》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蒹葭鄉居,如今已是全國甲級旅游民宿。
蒹葭鄉居的一個個民宿院落或是藏在胡同深處,或是位于普通農家隔壁,能夠讓游客感受到最純粹的農耕文化。這些由普通民房改造的民宿,主題不同,風格各異。有的外觀與農家院落無異,內部卻是高端大氣;有的設計感滿滿,無論是一面石墻、一處平臺還是一條步道、一處陳設,都別具匠心;蒹葭咖啡館、鄉村酒館更是游客打卡拍照的“網紅地”。
置身村東的一處民宿里,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將山野風光、繁茂綠植和溫潤的陽光“請進”房間,讓游客們足不出院就能看景、聽風。
“風景美、文化濃、煙火足、體驗優。”自駕游來到飛嶺村的游客張遠遠留下如此好評,他說:“耳聽雞鳴犬吠、呼吸富氧空氣,品嘗土雞小米,感受很好。”
沿著沁河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許多游客選擇在飛嶺村慢下來、住下來。在蒹葭鄉居的帶動下,飛嶺村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更提升了村民建設家鄉的熱情,一幅美麗鄉村新畫卷,正徐徐鋪展。
“曾經的飛嶺村只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落。”該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馬文利說,“在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們依托農林文旅融合發展思路,充分利用特色資源優勢、區位優勢和人文資源,探索出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茶、以茶強農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路徑,形成了以鄉村旅游、大棚果蔬、連翹葉茶三大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走出了產業發展、生態良好、生活富裕的新路子。”
村里建起160座果蔬大棚,黨支部帶頭干、領著建、幫著銷,村民認領、參與種植、跟著銷售,在產業致富的同時,也讓游客們能夠體驗到田園采摘的樂趣。飛嶺村還以綠色生態連翹產業作為致富的又一路徑,建起了茶園和茶廠,打通了“供產銷”各個環節。
馬文利說:“通過發展三大產業,飛嶺村切實叫響了蒹葭鄉居、甜蜜蜜西瓜、奶油草莓、連翹茶等特色品牌,擦亮了農文旅深度融合的生態底色。”
當前,全村從事三大特色產業的村民超過了200人,戶均增收6000元,累計接待游客25萬人次,旅游綜合性收入3500萬元。
見山,見水,見鄉愁。飛嶺村的新業態、新服務不斷涌出,成為鄉村產業發展、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村民們依托村里的旅游產業,有的開農家菜館,有的賣土特產品,“足不出村”就有收入。
如今,飛嶺村已經構建出獨特的“四金”收益鏈條。村集體將民宿、餐飲、配套院落等整體打包租賃給專業運營團隊,獲得租金收益;村民實現了房屋入股得紅金、參與務工得薪金、發展經營得酬金。
馬文利說:“我們將把鄉村旅游發展作為本村的支柱產業,不斷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豐富旅游業態,提升服務水平,吸引更多游客休閑觀光,帶動更多村民致富增收。”
景色引人、文化醉人、特產誘人。在安澤縣著力打造安澤沁河灣旅游度假區的進程中,先行一步的飛嶺村已經成為最閃亮的一張名片。
記者 柴云祥 祁 欣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