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書記李云峰在市區調研“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
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延峰調研侯馬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
治理后的臨汾市區汾河段水清岸綠風光美
臨汾新聞網訊 “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實施的重大戰略工程,是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是奮力譜寫汾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具體行動,也是全力補齊我市水環境治理基礎設施短板的“一號工程”。工程實施將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規劃、重點突破”,通過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兼顧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密切銜接水網建設、國土空間綠化和城鄉人居環境綜合整治,穩步改善我市汾河流域生態環境質量,有效提升生態環境治理現代化水平,為推動全市高質量發展全面提質提速提供有力支撐和堅實保障。
我市“一泓清水入黃河”工程項目涉及全市17個縣(市、區)、臨汾經濟開發區和10個市直部門,涵蓋重點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全域城鎮生活污水設施建設及提質增效、工業園區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集約利用、農業農村污染防控、河湖生態化修復治理、源頭區水源培基涵養、河流生態廊道建設、水生態環境智慧化監管等10大類135個項目,工程總投資約300億元。工程施工總工期3年(2023年-2025年),按照進度計劃,2023年目標任務59個,2024年目標任務30個,2025年目標任務46個。到2025年底,基本實現汾河流域“水量豐起來、水質好起來、風光美起來”目標。截至目前,已完成立項70個、開工建設37個,誓師大會將統一開工9個。
下一步,我市將堅決扛責在肩、沖鋒在前,堅持黨政領導、部門聯動,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堅持建管并用、兩手發力,堅持強化監督、嚴格考核,全力抓好項目謀劃、手續辦理、資金爭取、工程建設等各環節工作,全方位推動項目落地見效,加快構筑全市水生態環境安全屏障,打造人水和諧的美麗臨汾,為全省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作出臨汾貢獻。
重點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
翼城縣抽水蓄能電站工程項目屬于澮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項目的重點項目之一,建成后可承擔山西電網儲能、調峰、填谷、調頻、調相、緊急事故備用等任務。
河湖生態化修復治理
臨汾市一污、三污尾水人工濕地工程項目(堯都區)建成后,尾水經兩個水平潛流濕地改善后排入汾河,可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極大改善受納水體的水質,對下游水生態環境的改善產生深遠影響。
全域城鎮生活污水設施建設及提質增效
臨汾經濟開發區甘亭污水處理廠工程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該項目污水處理工藝為改良A2O+混凝沉淀+濾池+消毒,項目實施后將有效防范水環境污染風險,保護曲亭河及汾河水體的水環境。
工業園區廢水深度處理及中水集約利用
古縣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水回用工程項目投入運行后,可以合理利用水資源,降低水處理與供水費用,改善水環境,促進工業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
農業農村污染防控
鄉寧縣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一期) 工程項目目前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建成后,可提升流域水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河流生態廊道建設
汾河干流襄汾縣綜合治理工程(縣界至柴寺段)目前已開工建設。該項目實施后可提高防洪、除澇標準,節省汛期防洪搶險人力、物力和財力,有效改善區域水生態環境質量。
文字:劉超
圖片由市生態環境局及記者閆銳鵬、魏華提供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