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哇!這個年饃好漂亮,媽媽我要在這里拍照。”……春節日益臨近,霍州市師莊鄉馮南垣村小廣場上矗立的兩座直徑3.5米、高5米的“年饃山”,吸引了眾多群眾前來參觀留影。“年饃山”的制作者,由霍州農商行金融支持的霍山年饃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霍山年饃公司)負責人李巍巍激動地說:“這不僅是我們公司2022年完美收官的象征,也是打響2023年新發展的第一炮!”
情牽兒時記憶 發展傳統產業
這兩座“年饃山”從接單到制作完成耗時半個月,用了8000余個形態各異的年饃。為了能做到寓意深遠、外形別致,李巍巍的團隊提前進行了精心設計,力爭每一個細節都做到完美。
霍山年饃公司位于霍州市李曹鎮范村,成立于2019年,自籌資金加上從當時的霍州聯社李曹信用社獲得的15萬元貸款支持,使公司順利開業。
“我是李曹鎮范村人,記憶中有一句俗語‘有花饃就有喜事,有喜事就有花饃’。霍州花饃不僅寓意好,而且外形富有藝術性。霍州年饃好吃,但之前大多都是小作坊生產,缺乏上規模的企業。這些年,我一直想讓我們霍州的花饃走出霍州、走向全國,讓家鄉的品牌叫得更響亮。”李巍巍介紹,公司成立之初就請到了李曹鎮當地傳統的年饃制作人加盟,并成立了工作室,在技術上既尊重傳統工藝,又加入了創新元素。
傳統創新融合 年饃展現新貌
李巍巍介紹,相比傳統的老辦法蒸饃,霍山年饃公司年饃蒸制過程采用200攝氏度新型高溫滅菌技術,讓年饃的常溫保質期從3天提升到60天,冷凍保質期從一周提升到3個月,既保證老味道的口感,又解決了保存難題。“在成立公司半年后,我們的產品就獲得專家認可,順利獲批國家食品生產許可證,并注冊了‘霍家人’商標。”李巍巍說,霍山年饃公司的產品分為年饃、花饃和羊羔饃三種,使得年饃不僅能作為美味的主食,而且可以用于結婚壽宴等重要慶典。
2021年霍山年饃公司制作的“五福臨門”花饃被山西省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評為“晉味非遺民間藝術美食”,在第七屆中國(山西)特色農產品交易博覽會榮獲金獎,公司創新工作室也被霍州市總工會授予“李巍巍傳統藝術大師創新工作室”,還被評為省級有機旱作最高品牌獎。為了達到年饃標準化生產,公司對于面團的重量、條紋的長度,制定了統一的標準。
產品展示區內既有傳統的步步登高、如意棗花、財源錢串、健康走兔、年年有魚、五福盤壽等造型,也有符合年輕人喜好的醒獅、老虎等造型的卡通饃,在傳統年饃生產的基礎上,李巍巍和他的團隊生產出集傳統與現代、營養與藝術于一體的新產品。年饃在各種宴會上供不應求,花饃也成了一線城市人們喜愛的產品,被做成禮盒銷往北京、上海等地。
創造就業崗位 帶動農民增收
“以前我從來不敢想,咱這手藝能賺錢。”正在車間內忙碌的郭愛蓮笑著說,曾經她以務農為主,如今已經成為霍山年饃“李巍巍職工創新工作室”的運營負責人,年收入可達五六萬元。
年饃工成梅梅把面團搓成一個個均勻的細條,把細條兩端往里一卷,做出一個祥云圖案,空隙里點上兩顆棗,“如意棗花饃”就成型了。作為年饃日產“冠軍”,成梅梅每天可以揉制150盤左右的年饃,這樣的好成績可以讓她每天掙到200元左右。“公司平時可解決30余人就業,到了年底高峰期可解決200余人就業,為附近的村民提供了一條增收的途徑。”李巍巍介紹,從事年饃生產既是對這項非遺文化起到了保護、傳承、弘揚和利用的作用,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
2021年,為了助力公司發展,霍州農商行李曹支行將授信額度增加到50萬元,2022年增加到290萬元,公司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公司采用線上線下融合、區域代理等營銷模式,隨著市場不斷擴大,年產值由原來的200萬元發展到現在的500萬元。”李巍巍表示,2022年霍州市被中國糧食協會授予“中國年饃之鄉”的榮譽,霍山年饃公司的產品同時被評為金獎,一個個振奮人心的消息不斷激勵著他,未來公司還要充分利用好5600多平方米的場地,增加車間、冷庫等硬件設施建設。
李巍巍說,在霍州人靈巧雙手的揉捏下,麥香陣陣、形象生動的年饃不僅帶來了舌尖上的享受,也把寓意美好的春節祝福送往千家萬戶。
記者 潘華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