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焦化企業中,第一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加快產業綠色改造升級的征途中,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響了超低排放深度治理攻堅戰——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
廠區一角
集控中心
氫能重卡
細致摸排
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一家全國首家完成改造,拉開行業綠色轉型序幕的企業;
這是一家矢志不渝向綠而行,環保投資“上不封頂”的企業;
這是一家污染物全方位管控,運煤煉焦出焦“一塵不染”的企業;
…………
1月26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在其網站進行了公示,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立恒焦化)各項指標均達到超低要求,在全國焦化企業中,第一家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超低排放評估監測。
積水成淵 “生態綠”遐邇聞名
立恒焦化成立于2014年,位于曲沃縣,焦炭產能315萬噸,隸屬于山西晉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晉南集團),主要產品有焦炭、焦油、粗苯、硫銨、硫酸、焦爐煤氣等。
立恒焦化以“生態綠”遐邇聞名。
——入選2023年度“國家級綠色工廠”。立恒焦化不斷加快綠色制造體系建設,在源頭防控、過程管控、末端治理等方面全面發力,實現減污降碳;引入綠色設計理念,從廠房集約化、原料無害化、生產潔凈化、廢物資源化、能源低碳化等方面著手,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合理安排生產,科學規劃布局,選用節能設備,提高物流效率,優化工藝流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進一步提升綠色制造水平。
——構建綠色循環產業。立恒焦化的主要產品焦炭大部分會輸送至山西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山西晉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以下簡稱晉南鋼鐵)高爐上料系統,用于高爐冶煉;副產的焦粉、焦沫則運送至燒結和高爐工序進行綜合利用;焦爐煤氣除自用和供晉南鋼鐵使用外,還會送至山西沃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山西晉南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子公司)生產乙二醇、LNG及氫氣,實現鋼焦化氫產業循環。
——2023年度、2024年度環保績效A級企業。立恒焦化持續推進減污降碳、降本增效,強化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監管,確保達標排放;提升清潔運輸比例,從源頭減少污染物排放;加強廠區環境綜合治理,構建綠色花園式工廠,提升廠區環境質量;優化生產結構,強化節能降耗,生態環境治理再創新高。
這些成果的取得,離不開立恒焦化向綠而行的決心與恒心。
在環保手續上,立恒焦化一直以來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新改擴建項目均取得政府主管部門批復后施工建設,項目建設工程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全面落實環評及環評批復中提出的環境保護政策,項目建設完成后及時進行環境竣工驗收;
在環保管理上,立恒焦化不斷建立健全環境管理體系,晉南集團設有專門分管環保工作的副總裁、具體負責環保管理工作的環保處,廠區內還設有環保科,并配備了環保專員。企業所有環保管理人員全部為大專及本科以上學歷,且取得了環保工程的相關證書;
在污染物排放上,立恒焦化嚴格遵守環境保護相關法律法規,配備了全面的污染物治理設施,并按照國家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的規定,安裝了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并與我市生態環境部門聯網。近年來,企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總量均在生態環境部門核定的排放總量之內;
…………
“在我們公司,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已深入人心。僅從投資看,近年來公司在環保方面的投資就超過了4.7億元。”晉南集團環保處處長蔚磊告訴記者,近年來,立恒焦化先后實施了煤焦料廠全封閉、干熄焦改造、新能源重卡更換等25項環保設施升級改造,各項污染物排放指標均低于行業標準,綠色運輸實現全覆蓋,廠區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綠色焦化幾乎成為立恒代名詞。
“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立恒焦化不斷加大綠色轉型力度,不僅開啟了智能“一鍵煉焦”新時代,還在氫能示范應用上邁出了重要一步,走在了全國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的前列。
上下同心 “佼佼者”乘勢而上
2024年1月15日,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關于推進實施焦化行業超低排放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這一文件的印發,標志著焦化行業成為繼火電、鋼鐵行業后,又一個由國家層面全面推進超低排放改造的行業。
然而,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屬于新事物,在同行業中沒有經驗可資借鑒。
總有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意見》印發后不久,公司就召開了專題會議,深入探討了廠區在有組織排放控制、無組織排放控制、綠色運輸等方面的現狀。雖然有很多可預見的困難,但會議最終決定,以超低排放為契機,全面提升公司環境保護水平,努力打造全國綠色低碳標桿示范焦化企業。”蔚磊回憶道。
實施和推動是一種雙向奔赴。
《意見》印發后,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尋找試點焦化企業,旨在通過示范帶動效應,以點帶面,全面推動焦化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工作。
與此同時,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部門也加大了對立恒焦化在超低排放改造方面的幫扶力度。
這場雙向奔赴,在2024年6月2日,隨著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水泥和焦化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工作的通知》《焦化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后,終于“修成正果”。
2024年6月,生態環境部大氣環境司組織環境工程評估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組成工作組,來到立恒焦化,開啟了為期6個月的全流程超低排放評估監測。
攻堅克難 “國字號”花落立恒
“沒有等來的輝煌,只有拼來的精彩!”蔚磊說,自生態環境部工作組來到立恒焦化后,晉南集團成立了以總裁張天福為組長的超低排放整改領導組,組建了有組織整改專班、無組織整改專班、清潔運輸整改專班,以掛圖作戰方式,劃分任務、明確職責、嚴格整改,全面吹響超低排放攻堅號角。同時,公司在行業生產運營形勢下行、各項支出全面壓縮的情況下,專門為超低排放改造“開綠燈”,提出“不設上限”的指令,全力保障資金投入。
對于焦化行業來說,超低排放改造無疑是一場“苦仗”“硬仗”,特別是焦爐煙囪廢氣脫硫脫硝治理設施備用、“廠區無異味”的感官控制要求,對焦化企業來說更是不小的挑戰。
立恒焦化脫硝設施建設較早,并沒有預留下備用設施的位置。面對這一困難,立恒焦化緊急聯系多家具有工程改造資質的單位制定改造方案,最終采用了脫硝分倉的方式。2024年10月底,工作人員在不停機檢修的情況下,更換了脫硝倉120塊催化劑,其間,焦爐煙氣穩定達標排放,用實踐證明了脫硝分倉改造的可行性。
焦油渣極易產生揮發性有機物,也是廠區明顯異味的重要來源。立恒焦化采用焦油渣干化處理的方式,徹底解決了這一明顯異味源頭。
干熄焦對于改善焦化企業廠區異味、減少污染物排放意義重大,立恒焦化對熄焦模式進行重大改革,一、二期分別建設干熄焦裝置,率先在全省改造備用濕熄焦,拆除濕熄焦塔,投運聯合備用3#干熄焦裝置。熄焦模式從“干熄焦+濕熄焦備用”改為“干熄焦+干熄焦備用”,實現100%全干熄焦,既節能降碳,又從源頭減少了污染物排放。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歷盡千帆,苦盡甘來。
2024年6月—12月,生態環境部工作組在預評估階段,對照相關要求,列出立恒焦化625項改造清單;在現場評估監測階段,對41個廢氣排口污染治理設施和監測數據、746個無組織排放源、2151條進出廠門禁記錄等點位、數據進行了監測和評估,最終得出立恒焦化實現全流程超低排放的結果。
1月26日,中國煉焦行業協會公示了《山西立恒焦化有限公司超低排放改造和評估監測工作總結》,全方位展示了立恒焦化超低排放改造的措施、成效等。
至此,全國首家焦化行業完成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并通過評估監測的“國字號”榮譽花落立恒。
回憶起超低排放改造的過程,立恒焦化環保科科長梁建軍感嘆:“《焦化企業超低排放評估監測技術指南》的要求很細致,我們和生態環境部工作組的全體人員對監測平臺的面積、監測點位與監測口的距離、樓梯的寬度坡度等細微處都進行了規范改造。此次改造可以說是用尺子一個個量出來、用辛勤和汗水一點點改出來的。”
超低排放改造后,立恒焦化不僅實現了全廠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等常規污染物減排一半以上,還協同減排二氧化碳8萬噸。更難得的是,企業通過全面加強無組織排放,做到了廠區整潔無塵、無明顯異味,面貌煥然一新。
“達到超低排放不是工作的終點,而是起點,不僅是一項榮譽更是一種鞭策。”晉南集團總裁張天福表示,下一步,企業將持續加大環保投入,全面加強企業管理,高質量保持超低排放水平,努力打造全國綠色發展的標桿焦化企業,助力實現經濟效益不斷提升、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雙贏”。
記者 劉 超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