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邦才帶隊察看化產區安全生產及環保治理情況。
山西閩光新材料工作人員在化產區監測VOCs。
臨汾新聞網訊 這是一家有情懷的企業,吸納當地群眾就業,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累計納稅近20億元,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了積極力量;
這是一處“花園式”的工廠,花草樹木爭奇斗艷,清風徐來碩果飄香,廠區綠化覆蓋率達40%以上,實現了人在園中走,廠在林里藏;
…………
這是即將于10月底關停的山西閩光新材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原曲沃縣閩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閩光新材料”)。
9月12日,記者探訪了這一即將關停的焦化企業。
樹牢環保理念 提升治理水平
廠區門口,一輛輛貨車有序排列等待記錄、過秤、清洗;焦爐頂上,工人不間斷進行巡查,嚴防煙氣泄漏;監控室內,工作人員緊盯電腦,全神貫注……9月12日,記者來到山西閩光新材料,觸目所及,關停在即的該企業各項工作仍在有條不紊推進,各項環保措施也仍在不打折扣地執行。
成立于2003年6月的山西閩光新材料,是一家年產90萬噸焦炭、配套完善化產回收,并擁有2×12MW燃氣發電機組的國有控股企業。該公司自2005年1月投產以來,累計為曲沃縣納稅近20億元。
焦爐是焦化企業的關鍵設備。建廠之初,山西閩光新材料就選擇了代表當時行業先進水平的節能環保型焦爐,并在后期發展中,緊跟時代政策,不斷加大環保資金投入,先后配備PDS煤氣脫硫、廢液提鹽、焦爐煙道氣脫硫脫硝、余熱回收和工業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等設施,真正將綠色發展融入到生產全過程,為建設藍天碧水的美麗曲沃承擔起應有的社會責任。
“一直以來我們都是高標準治理環保,嚴格落實各級各部門管控措施。”山西閩光新材料環保副總經理武學告訴記者。
2016年至今,山西閩光新材料投資3億余元先后進行了廠區環境集中整治、焦爐煙氣干法脫硫、熄焦廢水達標處理、電廠鍋爐低氮燃燒、煤和焦炭輸送皮帶和鐵路專運線站臺封閉、電廠鍋爐脫硫、焦爐除塵改造、化產尾氣回鍋爐燃燒、煤氣凈化工序VOCs氣體治理等一系列環保生態治理項目改造,廠容廠貌煥然一新,各項環境指標均達到或優于規定指標,一座生態“花園式”企業已然成型。
與此同時,按照市、縣政府的高標準環境整治要求,山西閩光新材料針對企業的短板和薄弱環節,下大力氣投入巨額資金實施提標改造,目前所有可以改造的項目均已達到我市要求的超低限值排放標準,環保治理和工業污染物排放方面位居全省和全市焦化企業第一方陣。
“我們廠區的蘋果熟了,走,帶你去看看!”采訪期間,武學盛情邀請記者到廠區參觀果園。
紅彤彤的蘋果、泛黃的柿子、茂盛的花草樹木相繼映入眼簾,儼然一座田園農莊,置身其中,很難將眼前的果園與一座正在運行中的焦化廠畫上等號。
“廠區栽種了60余種綠植,綠化覆蓋率達到了40%以上。”武學介紹,山西閩光新材料在廠區美化、綠化、亮化項目方面先后投資1000余萬元,參照“曲沃縣打造全域旅游品牌和集團公司建設旅游工廠”的要求進行升級改造,對3萬平方米路面進行“白改黑”;購置洗掃車、霧炮車、灑水車對廠區定時進行凈化;聘請專業團隊重新布置廠區綠化區域,對花草樹木進行美化升級,著力打造超標準的“花園式”企業。
響應政策要求 踐行綠色發展
2019年12月30日,市政府辦公室印發《臨汾市焦化行業壓減過剩產能暨焦化行業統籌布局高質量發展方案》,根據方案顯示,山西閩光新材料正屬于淘汰范疇。
4.3米焦爐工藝已處于限制類水平,關停已成定局。
山西閩光新材料對于曲沃縣來說,不僅是焦化產業中的重要一環,還是繳納稅收、帶動就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主力軍。可以說,企業關停事關曲沃縣產業布局、事關就業民生、事關社會穩定。
為此,曲沃縣成立了關停4.3米焦爐工作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深入山西閩光新材料指導幫扶,并明確實施步驟,穩步推進企業關停。
“10月底關停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可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必須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武學說,公司董事長張邦才十分重視安全環保工作,即使企業關停已經進入倒計時,仍再三強調要求加密安全環保巡查頻次、加大環保設施運維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管控措施。
“4月,曲沃縣政府辦印發了《曲沃縣全面關停4.3米焦爐工作方案》,我們根據方案要求,制定了自己的關停方案,并不斷細化,力求做到萬無一失。”武學說,公司有730余名員工,大部分員工經過再次培訓后,將前往山西閩光新能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西閩光新能源”),山西閩光新材料仍會保留150余人的規模,確保鐵路站臺和污水處理設施的正常運行。
勇擔社會責任 爭創更大榮光
自《臨汾市焦化行業壓減過剩產能暨焦化行業統籌布局高質量發展方案》印發以來,在張邦才的帶領下,山西閩光新材料一方面堅決貫徹落實上級精神,開始著手關停前的準備工作,一方面以“產業升級、延伸產業鏈條”為核心,謀求新的發展機遇。
2020年,在省、市、縣三級黨委、政府的支持推動下,山西閩光新材料利用自身產能并整合山西寰達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和襄汾縣星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兩家共計195萬噸焦化產能,按照省、市“退城入園、退川入谷”和優化產業布局要求,壓減20%焦化產能在翼城縣高質量鋼鐵新材料工業園區實施年產4萬噸高性能碳負極材料及156萬噸焦化轉型升級改造項目。
如今,山西閩光新能源已落戶翼城縣,新的焦爐采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并配套全干熄焦工藝及高溫超高壓再熱余熱發電等先進技術,同時,產品能耗優于行業標桿水平,將實現低碳綠色化生產。
目前,山西閩光新能源新的焦爐已建成,正在安裝調試階段,預計11月下旬可投產。同時,項目完全建成后,不僅可以形成“煤-焦化-碳負極材料-硅碳負極新材料”產業鏈,實現傳統焦化轉型升級,還將推動產業走向高端、產品趨向終端。
記者 劉超 文/圖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