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挑戰,全市上下萬眾一心、迎難而上,全年核酸檢測146019446人次,改造完成27958間隔離房間、管理72024人次,發熱門診接診98085人次,基層醫衛人員管理重點人群48.59萬人。897名醫護人員逆向出征,赴河南、吉林、上海、海南及我省太原、忻州、運城、晉城等地支援戰“疫”,取得一個又一個的抗疫勝利。
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考核中市人民醫院位列152名,全省第4名。市婦幼保健院成為“中國母嬰健康萬里行”首批項目基地。市中心醫院榮獲“全國醫院質量管理案例獎優秀獎”,該院心臟大血管外科“劉輝團隊”手術數量、質量連續五年在全省綜合醫院排名第一。
大力開展“千名醫生進萬家”活動,市縣兩級醫院組建173支醫療隊,深入6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聚焦已脫貧戶、低保戶、五保戶等重點人群提供健康服務。1230名醫務人員服務監測戶5898戶16172人、重點人群12856人、其他人群89252人,健康宣教受益群眾近30萬人。同時,我市還為1191名白內障患者免費實施復明手術。
…………
2022年,我市衛健系統以疫情防控為重點,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改革為動力,全面推進“健康臨汾”建設,通過持續加大醫療衛生健康投入,強力優化整合醫療資源,逐步補齊醫療基礎設施短板,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強有力推動了全市衛生健康事業駛入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聚焦人民至上 答好生命至上“必答題”
2022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面對多輪疫情的猛烈沖擊,市衛健系統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從嚴從緊開展疫情防控工作,調集一切資源、盡最大努力保護全市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面對疫情,我市第一時間啟動應急處置機制,市縣兩級領導干部齊上陣、綜合施策,各專班分工協作、高效推進,爭分奪秒開展流調溯源、隔離轉運、核酸檢測、醫療救治、交通管控、環境消殺等應急處置工作,成功遏制疫情擴散。同時,加快疫苗接種步伐,完成省定3-11歲人群全程疫苗接種、18歲及以上加強針接種、60歲及以上老年人第一劑次接種和全程接種四項任務,筑牢了疫情防控屏障。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我市共設公路防疫檢查點42個,由副縣級領導在崗帶班24小時值守,加強“第一落點”管控。17個縣(市、區)2472個小區全部成立黨組織、臨時黨支部,6.8萬余名工作人員進行“居住點、居留點”管控。全市設置便民核酸采樣點531個、采樣臺1078個,配備采樣和輔助人員5466人,累計采樣1.4億人次。嚴格落實公共場所“驗碼、測溫、戴口罩”,掃碼人次達1.45億人次。
抗擊疫情,醫療衛生系統是當仁不讓的主力軍。全市設置市級定點醫院1所,依托臨汾市第三人民醫院胸科病區承建,設置床位212張;設置市級亞定點醫院1所,依托臨汾市人民醫院兒科樓改建而成,設置床位400張;設置市級方艙醫院1所,由臨汾市中心醫院整建制托管,設置床位3133張。全市核酸檢測能力為41.7萬管/日,圓滿完成河南省新密市和安陽市、吉林省長春市、我省忻州市和晉城市等多地核酸檢測支援任務,受到國家和省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報表揚。
國家“新十條”出臺后,我市于2022年12月9日前取消“第一落點”管控,保留334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全市59個二級以上醫院、174個基層衛生機構全部設置發熱門診(診室),做到24小時正常開診;加快ICU病房、緩沖病房、可轉換ICU床位建設,全市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設置了重癥醫學科,重癥床位達808張。
聚焦民生福祉 織牢健康臨汾“保障網”
悠悠民生,健康最大。我市堅持保障民生,全面實施“健康中國·臨汾行動”。實施健康知識普及、合理膳食、全民健身、控煙、心理健康促進和健康環境促進六大行動,有效開展健康干預。實施婦幼健康促進、中小學健康促進、職業健康保護和老年健康促進四大行動,著力維護全生命周期健康。29家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132家養老機構完成醫養簽約107家,成功創建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3家。全市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281家,千人口占比已達到4.5。認真辦好政府確定的健康衛生領域民生實事,并按期超額完成目標任務。
醫療衛生關乎老百姓的身心健康,關乎千家萬戶的福祉,良好的醫療衛生環境,離不開我市在公共衛生服務領域的持續投入。圍繞“優化全市醫院布局,打造15分鐘就醫圈”目標,我市成立衛生健康項目工作專班,全力推進八大重點項目建設。目前,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救治綜合樓項目總投資4.46億,已完成的實物量投資占項目總投資的31.5%。市中心醫院門診住院樓改擴建樓項目總投資11.7億元,已完成投資4.58億元,占項目總投資的39.15%。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科住院樓建設項目已基本完工。市急救中心、市中心血站項目和市疾控中心項目、市中醫醫院異地新建項目、市第二人民醫院異地新建項目正在有序推進中。
我市堅持試點先行,打造臨汾衛生健康特色品牌。加快“國家級衛生應急綜合試驗區”建設,成立由市委書記、市長任雙組長的市衛生應急綜合試驗區建設領導小組,通過與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建立合作,加快推進公共衛生應急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由市政府與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展講座、臨床教學,建立遠程會診系統,市人民醫院以購置醫療設施設備、安防提升工程及信息化軟件等為重點,實施醫院管理提升、人才提升、學科建設、醫療技術提升、信息化建設、科研教學提升、質量安全提升七大工程。大力推進市中心醫院建設癌癥區域醫療中心,實現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推進市第三人民醫院建設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提升傳染病診療水平;加快“5G+心理健康”試點項目建設,完善社會心理服務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市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互聯網服務平臺。建立心理咨詢服務機構管理制度和專業人員準入制度,全市1702個綜治中心全部掛牌成立了心理咨詢服務室,2112個村建立了心理服務室。
聚焦改革創新 撐起醫療惠民“健康傘”
醫改工作關乎民生、牽動民心,我市堅持改革創新,勇于破除思想藩籬和體制機制壁壘,全面加快縣域醫療衛生一體化改革,讓醫改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持續增進群眾健康福祉。以分級診療為抓手,印發《臨汾市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方案》,制定17條工作任務,建立臺賬,定期調度。目前,侯馬市、翼城縣、洪洞縣、曲沃縣、永和縣等5縣(市)人民醫院被列入國家“千縣工程”縣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名單,大寧縣、鄉寧縣和安澤縣“5G+遠程會診”和“5G+遠程教育”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出臺《臨汾市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制定六方面27項工作任務,確定市人民醫院、市中心醫院和鄉寧縣人民醫院為省級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醫院,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全力推動公立醫院實現高質量發展。
臨床醫學重點??平ㄔO是體現我市醫療衛生技術水平的重要標志,在醫院業務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市著力推進“十大重點??啤苯ㄔO,啟動覆蓋心臟大血管、胸外、神外、腫瘤、骨科等重點疾病的十大醫學臨床重點??平ㄔO工作,制定《“十大重點??啤比臧l展規劃(2022-2024年)和2022年度行動計劃》,并開展階段性評估,對前2名專科給予110萬元獎勵,對3-8名??平o予100萬元獎勵,對9、10名專科給予90萬元獎勵。推進“六大中心”建設,創建12個胸痛中心、12個卒中中心、13個創傷救治中心、19個危重孕產婦救治中心、18個危重新生兒救治中心、20個傳染病救治中心。同時,為扎實開展醫療質控工作,新成立臨床營養專業質控部,調整了神經內科、婦科、護理、普外4個專業質控部,委托各質控部對全市36家醫療機構申請的限制類醫療技術進行審核評估。著力推進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建設,開展“優質服務基層行”活動,全市102所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達到國家服務能力基本標準。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站在新起點上,全市衛生健康工作者將牢固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理念,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生活的新期待,奮力繪就“健康臨汾”新的美好畫卷。
記者 王德政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