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諄諄囑托言猶在耳,唯有奮斗方能不負!
2022年是黨和國家歷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是山西發展史上具有特殊標志性意義的一年,也是臨汾發展歷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春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五年來第三次視察山西,第一站就來到我市,面對面指導工作,廣大干部群眾近距離聆聽總書記教誨,倍感幸福溫暖、倍增奮進力量。
一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牢記領袖深切關懷和殷殷囑托,堅決落實黨中央“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全面落實省委部署要求,以“雙城”建設為牽引,大力實施“1355”戰略,踔厲奮發、勇毅前行,交出一份堪稱實屬不易、難能可貴的“成績單”——
主要經濟指標全年保持較快增長,GDP總量突破22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200億元,創歷史新高;
多項工作拔得全省頭籌,全年市場主體新增15.2萬戶、凈增12.8萬戶,城鎮新增就業5.4萬人;
環保工作取得歷史性進步,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實現“退出倒10”的攻堅目標;
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實現“雙下降”,連續28個月未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改革創新破難前行,民生事業全面發展,城鄉面貌提檔升級,全市高質量發展基礎不斷夯實,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
事非經過不知難,成如容易卻艱辛。在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和諸多困難挑戰面前,這樣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提氣的成績,銘刻著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奮力拼搏的汗水和足跡。
這一年,我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經濟運行持續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態勢。面對疫情影響和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嚴峻形勢,我市構建形成了疫情防控“六化”工作格局,因時因勢調整優化措施,有力處置多起局部疫情,最大程度減少了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在取得疫情防控優異成績的同時,切實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提出“穩、引、準、統、保”五字要訣。堅持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頂格落實國省穩增長系列政策措施,制定出臺了我市穩增長“1+3+N”一攬子政策措施,市、縣兩級四套班子領導帶頭開展入企入園入區服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加強預期引導、堅定生產信心,636戶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總額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特別是龍頭企業競爭實力顯著增強,山西建邦等2家企業營業收入均突破500億元,連續入選全國民營企業500強。深入開展“項目建設年”活動,共鋪排項目1040個,總投資4243億元,是歷年來項目質量最好的一年;超前謀劃總投資1.26萬億元的2022-2025年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和產業類項目1045個。
這一年,我市堅定不移推進產業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底色更亮。面對高質量發展的實踐要求,全市上下全力推進三次產業協同發展、同步發力,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糧食生產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臨汾優選”在中國區域農業形象品牌影響力指數躍升至全國第6位。加快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大力推進鋼鐵、焦化等主導產業數字化轉型,安澤藺鑫等8個大機焦項目順利實施,鋼鐵先進產能占比達到70%;狠抓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華翔智能科技產業園一期等一大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市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迅猛;深入挖潛增效,能源保供重大政治任務超額完成,為全省踐行“決不能讓國家為煤發愁”承諾提供了有力支撐;制定出臺了服務業助企紓困16條措施,開展“悅享臨汾·回家有禮”促消費系列活動,加快服務業恢復增長,全市服務業增速連續保持在全省前列。特別是面對房地產市場呈現下行態勢的情況,制定出臺了18條接地氣、含金量高的針對性措施,全市房地產業實現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作出并啟動臨浮產業一體化發展試驗區建設戰略部署,加快形成臨汾經濟開發區、浮山產業集聚區優勢互補、各具特色、共建共享的發展格局,著力為全市經濟發展拓展了更大空間。
這一年,我市持之以恒深化改革創新,發展動力活力有效增強。面對長期存在的深層次矛盾問題,全市上下勇于改革創新,積極探索推進。開發區建設成效明顯,新獲批吉縣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區,全市省級開發區總數達到12家,數量位居全省第2;“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持續深化,“獨任審批”全面推開,所有開發區全部實現了“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深入開展了“市場主體建設年”活動,市、縣兩級設立市場主體服務專席,創新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健全完善市領導聯系服務民營企業等機制,常態化開展政企對接活動,推動市場主體快速蓬勃發展。農業農村、基層治理、財稅金融等多項改革取得階段性成效。加快推進創新驅動發展,2家省級、6家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4家市級重點實驗室落地建成,市校合作“雙千工程”成果豐碩,全市整體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不斷提升。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大河文明旅游論壇世界旅游聯盟·黃河對話暨首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實驗區峰會,壺口瀑布成功創建國家5A級景區,臨汾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這一年,我市堅定不移推進綠色發展,生態環境實現歷史性改善。面對環境空氣質量嚴重落后的被動局面,全市上下堅定治理決心,持續攻堅,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方位深化細化作戰方案,抓住主要矛盾、緊盯關鍵環節,精準開展一系列攻堅行動,對全市98家重點焦化、鋼鐵企業實施了“創A退D”行動,50家企業達到B級以上等級,工業整體治理水平持續處在全省前列;持續拓展鞏固清潔取暖改造成果,平川海拔600米以下區域全面實現“無煤化”;深化移動源減排,將市區劃定為綠色運輸示范區,對柴油貨車實行遠端分流、繞行高速,公交車、出租車全部實現清潔能源替代,市區渣土車電動能源更新全面完成。扎實推進“兩山六河一流域”生態修復治理,大力實施碳達峰臨汾行動,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排名實現“退出倒10”的攻堅目標,取得歷史性進步。全市國考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Ⅳ類以上,改善率排全國第5,為全省實現“一泓清水入黃河”作出了臨汾貢獻。
這一年,我市用心用情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福祉不斷增進。面對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市將財政收入近八成用于民生事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工作大有成效,臨汾一中第一附屬學校建成投用,國家級“衛生應急綜合試驗區”試點、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市區“十五分鐘就醫圈”建設穩步推進,全民參保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省級文明城市創建扎實推進,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幸福感越來越強;“臨汾技工”勞務品牌全面叫響,城鎮新增就業超額完成省定任務。持續深化城市建設與發展更新,五一路快速通道、河汾一路跨鐵路立交橋相繼建成通車,城市“核心內環、快速中環”框架基本形成,168個城鎮老舊小區加速改造,城市功能日益完善,顏值氣質價值不斷攀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鄉村振興邁出堅實步伐。深入開展“向人民群眾交好賬”實踐活動,精準對接基層所盼、民心所問,形成交賬事項清單1.4萬余條,推動解決了一批群眾最關心、最需要、最緊迫的問題。其中一項突出成效就是新建或利用原有設施改建農村公共浴室869個、日間照料中心419個,同步配備洗衣設備,有效解決農村困難群眾洗澡難、養老難、洗衣難等問題,進一步改善了農村衛生條件。
這一年,我市樹牢底線思維,持續保持社會大局安全穩定。面對各類風險挑戰,全市上下全面做好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毫不放松抓好安全生產,深入開展大檢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動,本質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各級領導干部帶頭接訪,直接包處群眾反映突出的歷史遺留問題,限時解決、動態調整,切實讓信訪群眾心暢氣順、看到希望,有效減少了群眾上訪特別是重復訪情況。全面開展社會矛盾風險隱患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行動,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社會大局保持了和諧穩定。
……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總結是為了更好地出發。成績,難中求成,殊為不易。這樣一份牢記囑托、砥礪奮進的沉甸甸“答卷”,極大提振了全市人民奮楫篤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也增強了做好新一年各項工作的定力和底氣。
拼搏贏得精彩,奮斗創造奇跡。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也是我市奮力爭先進位崛起的攻堅之年。面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只要我們堅定發展信心、保持發展定力、搶抓發展機遇,腳踏實地、埋頭苦干,就一定能夠書寫新的精彩!
記者 孫宗林
校對 賈楠 弓小琴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