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在吉縣屯里鎮,一座座蔬菜大棚托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
日前,在屯里鎮五龍宮村的田間地頭上,一座座蔬菜大棚正沿著公路線搭建而起。
“等這批大棚建設好了,我們村將擁有100多座蔬菜大棚,到時候全都種上西紅柿,等豐收的時候,那場景太壯觀了。”五龍宮村村委委員張珍霞介紹,根據屯里鎮的統一安排部署,五龍宮村已被成功打造成了設施蔬菜種植基地,如今基地產值150余萬元,帶動農民75戶,增收60余萬元,解決周邊群眾100余人的務工問題。
走進該村的蔬菜大棚,一列列栽種整齊的西紅柿苗長勢喜人,散發著勃勃生機。近年來,五龍宮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按照“山地雜糧、川地蔬菜”的發展思路,大力發展露天蔬菜、設施蔬菜、小雜糧等鄉村特色產業,全村共種植春秋大棚120畝、露天蔬菜500余畝,產出的蔬菜不僅在臨汾市區各大超市、農貿市場售賣,而且遠銷河北、湖北、山東、河南等地,目前已形成較大規模的規范化連片種植,全面夯實鄉村振興產業基礎,促進群眾持續穩定增收。
與五龍宮村相鄰的明珠村,該村黨支部書記王龍貴近來天天住在大棚外,日夜照料著棚里的西紅柿。王龍貴說:“我們村一直種植羊肚菌,今年春天才把大棚空出來,用的一樣的種子、一樣的種植技術,沒想到種出來西紅柿不如五龍宮村好。應該和大棚之前種過羊肚菌有關系,鎮政府已經請了專家,相信在專家的‘治療’下,大棚里的西紅柿會漸漸好起來。”
近年來,屯里鎮大力發展蔬菜產業,不僅引導各村搞大棚、種蔬菜,還在后勤保障和農業技術上給予全力支持。他們按照“三產融合發展特色產業鎮”的定位,在縣委、縣政府的關心支持下,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山地蘋果加雜糧,川地蔬菜加特色農作物種植”的發展格局基礎上,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培育農業產業增收新的增長點。
“另外,根據吉縣縣委提出的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工程供給保障部署,我們屯里鎮大力發展蔬菜產業,通過組織外出參觀學習,聘請專家上門指導,做到設施蔬菜提品質、露地蔬菜擴規模、管理水平上臺階,合作社示范帶動拓寬了銷路,增加了群眾收入,壯大了村集體經濟。今年又在原有基礎上繼續擴大規模,將在五龍宮村北山打造2000畝冷涼露地西紅柿種植基地,帶動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為古賢水利樞紐工程后勤保障貢獻屯里力量。”屯里鎮政府工作人員張占忠說。
記者 孫哲峰 楊全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