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請大家提前生成核酸檢測二維碼,戴好口罩,保持一米間距,有序進行核酸檢測……”5月20日早8時,堯都區鄉賢街裕祥花苑小區小廣場“流動核酸采樣點”開始了核酸采樣工作。
5月18日,臨汾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總調度室發布通知,自5月20日起,對進入各類公共場所和參加聚集性活動的人員進行核酸檢測證明查驗。為了方便廣大居民進行核酸采樣,經前期摸排測算,結合本地實際,我市提前做好各項籌備工作,于5月20日如期免費為群眾提供就近核酸檢測采樣服務。
該項措施得到了廣大居民的積極響應。“我們不僅自己要做,還要動員身邊的人一起做。”看到通知后,居民呂秀蓮一大早便與幾位鄰居相約來做核酸。
為了節省大家的等待時間,堯都區三和社區書記孫濤在長長的隊伍中來回巡視,查看老年人是否會生成核酸檢測二維碼,在張貼的用于生成核酸檢測二維碼的海報前,張紅亮、景琪、張鵬鵬三名社區志愿者指導、幫助居民生成“二維碼”,小區物業和安保人員負責一米線管理,提醒、引導、分流受檢人群,提高了核酸采樣效率。
“這個便民核酸采集亭離我家很近,走路也就兩三分鐘,特別方便……”剛接受完采樣的宋臨鳳對“家門口”設立的這個便民核酸采集亭贊不絕口。在現場,記者看到便民核酸采集亭帶有統一標識,相較于“流動核酸采樣點”,“采集亭”場所更為固定,配置也更加齊全。
市第三人民醫院綜合病區急診科護士長吳芳介紹,居民可以通過國務院客戶端、山西健康碼、“健康山西”APP 等各類平臺查詢“核酸檢測結果”。
市衛健委醫政科高宏琴告訴記者,方便群眾是設置便民核酸檢測點的關鍵。市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和各縣(市、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考慮區域地理特點、人口規模與分布、交通路線、人員流動等因素,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則,將“核酸采集點”與“居民生活圈”有機結合,把“采樣點”搬到家門口、商超邊,滿足平原地區居民步行15分鐘之內可到達、山區居民步行30分鐘之內可到達的要求,讓居民少跑路;通過“固定采樣點+臨時采樣點+流動采樣點”相結合的方式,全市共布設核酸采樣點525個,做到點位布局合理、數量充足。各采樣點采樣時間為每日8時至12時,15時至20時,周末及節假日不休息,12小時內出具結果并上傳至核酸檢測信息平臺,方便群眾及時查詢。
“工作啟動迅速,各相關部門也需要邊推進邊優化。”高宏琴表示,后續將對點位選擇、統一標識、等候區域、硬件配置、醫廢處理、人員配備等情況進行專業指導和督察,并根據采樣數據動態調整,繼續優化點位布局和服務時間,同時加強防暑降溫、遮風擋雨等措施,并為老弱病殘等人群設置綠色通道,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做好充分的預案,最大限度滿足群眾就近、方便、快捷的采樣需求,全面提高我市社會面核酸檢測覆蓋能力,為疫情防控早發現,快處置贏得時間。
記者 閆晏宏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