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新時代“富民強縣 美好汾西”新篇章
去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汾西縣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目標要求,全面落實市委“1355”戰略部署,圍繞縣委“135”總體思路,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走過了極不平凡的一年——
鄉村振興穩步推進
立足銜接“過渡期”,嚴格落實“四個不摘”,持續推進“三落實”,梳理優化銜接政策103項,統籌整合資金1.82億元,實施扶貧項目79個;投資1.29億元,落實教育、醫療、生態、社會扶貧等惠民政策;積極推動鄉村振興示范村建設,編制完成“多規合一”村莊規劃9個;新增特色農業產業公司9家,開展農業生產托管3萬畝,實施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12.6萬畝,收集秸稈3.15萬噸,培育了綠色循環產業基礎……
經濟發展穩中向好
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8.08億元,增長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8.05億元,增長22.8%;固定資產投資完成8.15億元,增長14.1%;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18億元,增長10.1%;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7412萬元,增長62.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1億元,增長2.5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完成33090元、7176元,分別增長9%、20%,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轉型發展步伐加快
先后赴省內外招商引資,簽約漢立精機、中偉機械等項目8個,簽約金額75億元;全年實施重點項目30項,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勁支撐;結合“十四五”規劃和晉西太德塬綜合治理項目謀劃,緊盯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謀劃重點項目42項,并開展可研、環評等前期工作,形成遠近結合、梯次接續的項目儲備格局……
城鄉品質提檔升級
深入推進高品質城鎮建設,啟動實施縣城舊街巷改造、舊城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新建擴容5G基站52個,主城區實現5G信號全覆蓋;人和巷改造初現雛形,特色餐飲競相入駐,食品安全示范一條街成功打造,“紅豆黍米飯”成功入選市級非遺;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六亂”整治,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完成農村戶廁改造1500座……
生態保護成效顯著
深度治理工業企業22家,實施清潔取暖改造341戶,嚴控散煤燃燒,發放潔凈煤補助6105戶,全年空氣質量綜合指數、PM2.5年均濃度同比分別下降12.7%、15.4%,空氣質量持續改善;嚴格落實“河長制”,實施縣城周邊污水治理、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面達標;扎實推進“林長制”,完成植樹造林3500畝,礦山生態修復治理7處,土壤環境質量總體穩定……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31個縣直部門集中進駐政務大廳,在“減”上下功夫,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在“簡”上做文章,持續優化開辦企業、獲得電力、用水用氣等營商環境指標;在“并”上求突破,深入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積極推進政務服務協同高效,642項服務事項實現“一站式”服務,企業和群眾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全縣營商環境考核一躍走在全市前列;新增市場主體1151戶,同比增長17.69%……
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狠抓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力推進疫苗接種,強化應急演練,提升應對能力,守牢了汾西陣地;為群眾免費提供法律咨詢便民服務1639件、免費法律援助49件;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止付凍結電信網絡詐騙資金790余萬元,已結案返還59.6萬元;持續深化平安汾西、法治汾西建設,群眾安全感顯著提升;扎實推進普法依法治理,成功創建“全省法治宣傳教育示范縣”……
民生事業保障有力
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教師隊伍管理,開展校長競聘,落實“雙減”政策,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群眾熱切期盼的新一中搬遷投運,一流的校園環境,吸納了優質生源;落實城鄉居民門診統籌、醫療救助、慢病管理、“兩病”政策6.4萬人次1428萬元;深入開展群眾文化惠民活動2200余場,舉辦“尋根·鑄魂·悅生活”“游千年古邑·品綠塬美食”等活動,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政府效能不斷增強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爭先、進位、崛起”解放思想大討論,深入踐行偉大建黨精神,全面貫徹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各級黨員干部辦實事6500余件,建立便民服務長效機制60余項;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政府效能不斷提升……
稿件由汾西縣網絡服務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