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摘要)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臨汾市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
臨汾市中級人民法院代院長 喬杰
各位代表:
市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以來,在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和省高院的正確指導下,在市政府、市政協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使命,各項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五年來,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案件262132件,審執結256902件,結案率98%。省高院在今年兩會《工作報告》上6次提到臨汾法院的經驗做法,點到的10個典型案件,臨汾法院就有4個。
一、堅持黨的絕對領導,筑牢政治忠誠
全市法院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確保黨對法院工作的絕對領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政法隊伍教育整頓重要指示精神,堅持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以零容忍態度,堅決清除害群之馬。五年來,全市法院共查處違紀違法干警193人,依法追究刑事責任12人。
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進一步堅定司法為民的初心,擔當公正司法的使命。持續強化政治理論武裝,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在百年黨史中砥礪初心使命,全市法院干警黨性修養不斷升華,責任擔當進一步增強,涌現出一批政治堅定、忠誠履職的優秀干警。
加強隊伍建設,著力選優配強全市法院領導班子。五年來,我們從基層法院遴選了11名年輕干部到中院機關工作,從中院機關選出6名優秀干警到基層法院任職。特別是去年,我們解決了基層法院領導班子的配備問題,基層法院常務副院長全部實現了異地交流任職,全市法院干部隊伍結構得到優化,形成了上下交流互動的良好局面,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錨定平安臨汾建設,依法維護社會穩定
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刑事一審案件12323件,刑事二審案件2321件,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及其“保護傘”,讓城鄉更安寧、群眾更安樂。
依法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深入推進反滲透、反分裂、反邪教斗爭。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邪教組織等犯罪案件22件,堅定捍衛國家政治安全、政權安全、社會穩定。
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三年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涉黑一審案件20件441人,二審案件17件384人;涉惡一審案件111件629人,二審案件76件499人。深化“打財斷血”,在“4·30”專案(陳兆平案)執行中,全市法院近百名干警轉戰四省五市,執行涉黑財產53億元。陳兆平、黃煒等一批社會影響大、群眾深惡痛絕的“黑惡毒瘤”被連根拔除。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以來,依法審結秦志洲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對15個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依法判處刑罰,有力打擊了黑惡勢力犯罪。嚴厲打擊“沙霸”“礦霸”、車匪路霸等黑惡苗頭,持之以恒守護一方安寧。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全市法院有2名法官榮獲國家級表彰,5個集體和個人受到省部級表彰。
推進平安臨汾建設。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故意殺人、故意傷害、“兩搶一盜”等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犯罪案件6197件。審結黃、賭、毒犯罪案件1474件。審結醉駕等危險駕駛犯罪案件2894件。審結廣受社會關注的“6·19”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等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405件。審結毒油條、毒棗糕、偽劣減肥膠囊等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150件,斬斷食品“黑作坊”生產經營鏈條,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
助力清廉臨汾建設。持續加大懲治腐敗犯罪力度,五年來,全市法院審結貪污賄賂、挪用公款、瀆職等犯罪案件866件。依法審理了呂梁市政協原主席劉某某受賄案、省住建廳原副廳長郭某某受賄案。審理審查“6·03”農信社系列職務犯罪案23件,“太重”系列職務犯罪案13件,助力凈化金融系統、國有企業發展環境。
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臨汾兩級法院與全市人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及時研究制定出臺《臨汾法院為科學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司法保障的實施意見》。嚴厲打擊抗拒疫情防控、制假售假等破壞疫情防控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審結涉疫違法犯罪案件5件。翼城法院依法對全省首例疫情防控犯罪案件當庭宣判,霍州法院依法審理了全省首例疫情防控妨害公務案件,為山西法院提供了“臨汾樣板”。
三、圍繞中心大局,依法服務保障臨汾經濟社會發展
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民商事一審案件129423件,二審案件16200件;審結行政一審案件1650件,二審案件610件,積極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作用,推動臨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創優法治化營商環境。圍繞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先后研究制定出臺《法院為市委“1355”戰略提供精準司法服務和保障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制度舉措,推進府院聯動、法企互動。開辟涉企案件“綠色通道”,提供“立、審、執”一站式服務,最大限度減輕企業訴累。堅持誰執法、誰普法,將涉企糾紛司法解釋和典型案例匯編成冊送法入企,提升企業抵御風險能力。配合市委營商環境專項巡察,舉一反三,推動巡察反饋問題整改落實。
推進“僵尸企業”出清。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47戶企業破產案件,推動解決職工安置、盤活資產、再謀發展的問題。其中,2021年,全市法院對7個破產案件依法作出破產終結裁定,推動安置企業職工1461人,盤活企業土地404畝,依規核銷破產企業欠繳的養老保險金數億元,為臨汾企業走出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動化解金融風險。五年來,我們始終把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作為首要任務,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涉金融案件18208件,審結非法集資、違法放貸、騙取貸款等犯罪案件436件。“6·19”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共清退集資款1.07億元,維護了3000多名集資參與人的合法權益。開展涉地方銀行清欠清收“百日行動”,執行到位金額6.3億元。
依法服務保障綠色崛起。深入踐行“兩山理念”,守護黃河安瀾。市中院專門設立了環境資源審判庭,洪洞、安澤、曲沃等法院設立環境資源派出法庭,實行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審判,逐步實現環資審判專業化、集約化。探索到案發地公開開庭審理環境糾紛案件,讓環資審判成為生動的法治教育公開課。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環境污染、盜伐濫伐、非法采礦等犯罪案件383件,為臨汾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建設,提供堅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促進法治政府建設。通過“小案件”釋明“大道理”,引導全社會增強法治意識、規則意識,支持行政機關依法履職。五年來,臨汾法院審理的行政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從32.61%上升至80.53%。依法審理的周某某工傷行政確認等兩案入選最高院“行政執法與行政審判典型案例”。審結的景某某生命權糾紛一案入選最高院“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典型案例”。
四、踐行司法為民宗旨,依法呵護百姓福祉
努力提高訴訟服務水平。打造“楓橋經驗”臨汾法院版,把“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融入黨委領導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推動建設堯都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云丘山景區訴訟服務站,努力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積極推進法院訴訟服務中心提檔升級改造,推動現代科技與法院工作深度融合,以方便快捷的線上審判執行工作流程,實現公平正義與司法效率的雙贏。建立調解、速裁、快審一站式解紛機制,實行12368與2189131雙熱線并行,努力實現讓來法院辦事的群眾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實行訴訟費退費流程改革,累計退費4160萬元,基本解決群眾“退費難”和“退費慢”的問題。
全力兌現群眾勝訴權益。通過“拘留一批、移送一批、罰款一批、宣判一批”,嚴厲打擊拒執行為,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審結拒不執行判決、裁定犯罪案件74件。五年來,全市法院依法執結涉民生案件3062件,執行農民工工資、貧困戶執行款等1.65億元,向困難群眾發放司法救助金390余萬元。2021年,全市法院執行到位金額87億元,執結率98.77%,執行到位率65.7%,執結率、執行到位率均位居全省第一。
打造家事審判“臨汾品牌”。五年來,全市法院審結一審家事案件28125件,調撤率59.74%。審結二審家事案件1326件,調撤率49.7%,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理念,臨汾中院在全省法院率先設立家事審判庭。聯合五部門下發《臨汾市婚姻家庭矛盾糾紛“五色”分級預警處置工作方案》,吸收心理咨詢師作為特約調解員參與家事案件審理全過程,修復受損的家庭關系,化解家庭矛盾。
堅持誰執法、誰普法,依法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用心做好未成年人審判這一“特殊的希望工程”。對未成年人犯罪堅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把握“寬容但不縱容”的精神,幫助未成年罪犯悔過自新、重返社會。針對一起校園霸凌案件,讓法官走進學校以案說法,進行普法教育,幫助青少年遠離傷害,維護尊嚴,創建平安校園。
五、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審判執行質效
全面落實司法責任制。健全新型審判權力運行機制,研究制定出臺《審判(執行)權力和責任正負面清單》,明確院庭長、審判組織、法官的權限和責任,把審判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做到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責。加強院庭長對“四類案件”的有效監管,確保放權不放任、用權受監督。推行類案與關聯案件檢索機制,促進裁判尺度統一。構建主審法官審理、合議庭評議、庭長監督、分管院長審核、專委會把關解難、審委會討論決定的案件審判制約監督管理新格局。五年來,全市法院審判質效明顯提升,服判息訴率由85.39%上升為88.18%。進入再審的案件數呈下降趨勢,特別是2021年,比前一年下降了1/3。2021年,市中院審判、執行、訴服質效約束性指標量化得分全省排名第二。
深化訴訟制度改革。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確保懲罰犯罪與保障人權相統一,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相統一。推進民事案件繁簡分流改革,實現“繁簡分流、輕重分離、快慢分道”,大量案件訴前調解或適用簡易程序審理,老百姓獲得了改革紅利,法官減輕了辦案壓力,市中院被最高院授予“全國法院案件繁簡分流機制改革示范法院”。
加快智慧法院建設。主動適應大數據時代的司法需求,全市法院建立了網上立案、云端開庭、在線查扣、凍結、互聯網送達等全流程在線司法模式。特別是疫情期間,智慧法院大顯身手,實現了“審判執行不停擺、公平正義不止步”。五年來,全市法院在線庭審直播44832件,觀看量達5879萬人次,做到了審判執行工作全程留痕、全程監督。智慧法院建設大大提升了司法效率,實現了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公平正義。
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我們清醒地認識到臨汾法院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短板:一是司法理念同新發展理念的要求相比還有差距,精準服務大局、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還不夠強。二是法院一些干警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還需進一步提高。三是法院干警違規、違紀、違法現象仍時有發生,司法公信力離人民群眾期待還有不小差距。四是嚴格落實防止干預司法“三個規定”工作方面還有短板。五是知識產權、互聯網、企業破產改制等領域高素質專業化審判人才短缺,人才培養機制有待進一步改進。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臨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實現爭先、進位、崛起的關鍵時期。全市法院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堅持黨對司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緊扣“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的工作目標,堅持“服務大局、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十四五”規劃落實和市委“1355”戰略實施,切實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重大責任,全面提升審判執行工作質效,為臨汾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全省第一方陣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務和保障。
一是聚焦“三大板塊”,優化基層人民法庭布局。因地制宜,打造適宜區域發展的功能性人民法庭。探索建立沿黃板塊的鄉村振興、旅游發展人民法庭;沿汾板塊的基層社會治理人民法庭;沿太岳板塊的優化營商環境人民法庭,以高質量的能動司法精準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二是聚焦產業轉型,完善司法聯動保障機制。建立常態化“府院聯動”機制,加強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助力經濟發展動能轉換。圍繞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探索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示范基地,健全知識產權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服務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
三是聚焦環境改善,提升環資審判工作水平。加強“兩山六河一流域”生態司法保護,深入推進“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高質量審理環境公益訴訟和生態損害賠償案件,用法治力量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
四是聚焦改革開放,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踐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依法保護企業自主經營、公平競爭,加大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審慎采用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嚴厲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犯罪。
五是聚焦民生保障,建設平安臨汾。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有效遏制電信網絡詐騙高發態勢。踐行司法為民宗旨,加強訴訟服務中心集約化建設,拓展多元解紛平臺功能,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六是聚焦隊伍建設,深化全面從嚴治黨。鞏固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和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始終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全面建設“清廉法院”,著力打造服務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過硬法院隊伍。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