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八月的大寧縣,天空湛藍,豐草爭茂,田疇如毯。目力所及,皆是一幅線條明快、色彩斑斕的田園美景!
這幅田園美景圖承載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殷殷囑托,彰顯的是省委、省政府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決心,反映的是市委、市政府積極引導各縣(市、區)以“雙城”戰略為牽引,全力打造黃河流域樣板縣的工作成果,繪就的是“小縣城”的“大作為”。
以“面”布局
高起點謀劃鄉村振興新格局
黃河安瀾是中華兒女的千年期盼。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心系黃河生態、掛心沿岸發展,提出要“深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五年里,總書記三次到山西考察指導,更是每次必講脫貧攻堅、必講鄉村振興,極大地激發了全省上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信心和干勁。
拳拳期望,孜孜鼓勵,激蕩著黃河兒女。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面前,以“三川十塬溝四千,周圍大山包一圈”著稱的大寧縣,如何破解生態脆弱和貧困高發疊加的困局,成為擺在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有問題就會有答案!”大寧縣委書記王曉斌堅定地說,“沿河我們就靠河發展,臨川我們就借川生長。讓大寧的百姓看到變化,讓大寧的百姓感到滿意,這是我們所有工作的核心和目的,這是出發點也是落腳點。”
基于此,大寧縣統籌實施“五大戰略”,全面建設八項重點工作,以重點工作牽引帶動全局。緊盯“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全力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構建以“一區兩帶三片”為核心的現代農業總體布局,打造“特”“優”農業產業體系,不斷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夯實鄉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深化農業農村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該縣鄉村振興示范區規劃涉及4個鄉鎮、16個行政村,將打造“一橫一縱”兩條發展軸線。“橫線”6個村以產業特色為亮點,“縱線”10個村以黃河文化為主線,高標準、創意化打造沿黃鄉村旅游“大寧樣板”。同時,在全縣范圍內深入推進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全力抓好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治理等工作,著力打造美麗宜居鄉村。
“鄉村振興示范村是戰略層面的部署,而大寧縣提出要打造美麗鄉村示范村建設,這是措施層面的抓手。”大寧縣委副書記、代縣長王志華說,“二者的共同目標都是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從事農業生產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以“線”勾勒
高標準描繪美麗鄉村新畫卷
不久前,在昕水鎮羅曲村,大寧縣水果供應鏈基地建設項目剛剛完成開工奠基。該項目是大寧縣果業產業邁向中高端的一個標志性項目,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智慧倉儲、水果展銷、物流配送、住宿餐飲、電商培訓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水果冷鏈物流產業園區。
而這只是羅曲村美麗鄉村建設中的一環。該村將依托牧馬嶺越野線路,打造集游覽采摘、果蔬市集、果蔬供應為一體的產業發展集聚區。
距離縣城19公里的桑峨村位于太古鎮東南部,由南桑峨、北桑峨兩個行政村合并而成。這里即將建成游客服務中心、曬谷場、童年時光廣場、村莊騎行線、采摘園騎行線等配套旅游設施。
“你看,那塊石頭像不像一只海豚?”大寧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石振華指著遠處告訴記者,“這塊石頭山水環繞,腳下還有一個天然溫泉。于是我們就在那里打造了一個恒溫溫泉,岸邊可以垂釣、野炊,水中可以戲水、玩耍,是一個非常適宜家庭出行、親子娛樂的近郊旅游點。”
自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開展以來,石振華很少有時間坐在辦公室里。“都忘了坐辦公室是什么感覺了,每天就是東邊跑、西邊看。”即使如此,石振華每天依舊精力充沛,“每一個村子都像是自己的孩子,一天一個樣,沿線走一走,很有成就感。”
沿著“橫線”,人們可以在羅曲村感受采摘業態美麗鄉村;在甘棠村看一看“大寧記憶”甘棠老西溝、黃河人家;在黑城村回味“大寧記憶”老巷子、創意業態景觀;在道教村訪房普明故居,重溫紅色記憶;在曲風村大寧農創公社、大麥苗青汁工坊、農創工坊體驗“農耕生活”;在桑峨村與家人逛一逛時光曬谷場、觀景臺、采摘園。
“橫線”項目預計8月底竣工驗收,“縱線”項目建設正酣。
“縱線”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割麥村黃河仙子文化主題村、大寧模式展館;嶺上村越野線路、大寧黃河英雄路;樂堂村黨性教育基地、黨員培訓中心;云上村蘋果產業文旅融合村、蘋安嬉樂汽車公園、蘋果產業園;川莊村酒產業主題村、酒廣場、釀酒工坊;道教村二期鄉村數字化工程。
在這條線上,最值得期待的是“黃河英雄路”。它位于大寧縣太古鎮,是沿黃河的戶外山地運動線路,包含一條穿越線路和一條專業越野線路,其中越野線路最大環線4.2公里,線路上打造了下長坡、階梯路、發卡彎、泥潭等障礙體驗點多達30多處,可以體驗黃河邊的最獨特最難忘的“速度與激情”。
“沿黃旅游公路是一條經濟路、致富路、民生路,公路建成后,將吸引更多游客來大寧體驗風土民情,促進沿線鄉村群眾增收致富。”大寧縣鄉村振興局局長尉林平說,“大寧縣將在這條‘縱線’上打造關鍵節點微景觀,形成具有大寧特色的沿黃旅游示范區。”
以“點”發力
高質量夯實產業興旺新根基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前提和基礎。美麗鄉村帶來了鄉村巨變,也帶來了民富村強。
2020年,大寧縣通過招商引資,引入山西昕宗酒業有限公司落戶“一縱”線上的三多鄉川莊村,不僅解決了周邊不少村民的就業難題,而且直接帶動了種植、養殖產業的發展。
“釀酒需要大量的高粱,也產生大量的酒糟,因此我們實施高粱種植、存儲、養牛等循環發展的項目。”昕宗酒業有限公司行政副總經理李石頭說,“高粱釀酒,酒糟喂牛,牛糞入田,不僅帶動了群眾增收,還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條和循環經濟,有效助力了鄉村振興。”
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生命線。大寧縣堅持“特”“優”主攻方向,構建以水果產業為主,其他特色產業為補充的“1+N”農業產業發展體系,著力推動農業產業化、專業化、現代化。該縣以“寧脆”蘋果為龍頭,打造“一縣一業”,以提質增效為重點,推動特色產業多元發展。
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該縣還深入實施服務業提質增效十大行動,推動服務業快速發展。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點圍繞果業提升,支持本地企業聯合省內、外大型物流企業,建設倉庫、物流配送站,加快推進生鮮冷鏈和倉儲物流發展。提升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深入推進批零住餐等傳統商貿服務業升級,著力抓好夜間經濟、地攤經濟,合理規劃設置集中攤點,打造特色小吃集聚地。探索發展現代服務業,穩妥推進交通運輸、文旅康養產業發展,著力補齊現代服務業發展短板。
園區經濟是縣域經濟發展的推動力量和主要載體。大寧縣圍繞“一區四園”布局,瞄準發展定位,推行“鏈長制”,著力推動集群化鏈條化規模化發展。花卉產業園以隆泰、盛世蘭花為“鏈主”,有機循環產業園以昕宗酒業為“鏈主”,煤成氣化工產業園以中石油煤層氣公司為“鏈主”,科創產業園以宇良光電為“鏈主”。
朝氣蓬勃、風景正好……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上,一幅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時代畫卷正在大寧縣徐徐展開。
記者 趙俊堂 安月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