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21年GDP突破1400億元大關,達到1420.6億元,是2012年的1.5倍。全市煤炭先進產能占比提高到2021年的92%,并網發電規模增加到1638.68萬千瓦,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幅提高到91.4%。全市奶牛存欄量、鮮奶產量、肉羊出欄量、飼草種植面積、人均畜產品占有量、人均草牧業收入六項指標保持全省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十年,是朔州面臨挑戰眾多、壓力巨大的十年,更是砥礪奮進、碩果累累的十年。
黨的十八大以來,誕生了中國改革開放第一塊試驗田的朔州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堅定不移促轉型,全力打造“四大高地”,加快建設現代化的塞上綠都,奏響了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爭先崛起的強音。
十年來,集中攻堅破難題,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在全省首創“風電打捆”長協電力交易,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村信用社改制全部完成,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順利完成。懷仁撤縣設市,1個市管開發區、5個縣管開發區獲批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70多家,省級重點實驗室達到2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達到2家。2021年年底,全市共有市場主體13.86萬戶。
十年來,統籌協調強基礎,城鄉面貌明顯改善。恢河大橋通車,建設路等六座橋梁建成,城市路網逐步優化。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29667套。投資8.27億元,改造222個老舊小區、老舊片區。朔神高速開工建設,右平高速建成通車,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453公里。建設農村人居環境示范村190個。累計營造林210.9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0.48%。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穩居全省前列。市、縣建成區全部實現清潔取暖。桑干河清河行動、七里河綜合整治取得明顯成效,黑臭水體全部剿除。
十年來,攜手并進奔小康,民生福祉不斷厚植。全市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保持在80%以上。再次榮膺“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右玉縣、平魯區、山陰縣全部脫貧摘帽,全市256個村26375戶58778人實現脫貧,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目標提前實現,高中教育躋身全省第一方陣。養老、醫療保險基本實現應保盡保。億元地區生產總值生產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5以下。
十年奮進路,闊步新征程。朔州市委書記姜四清,市委副書記、市長吳秀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朔州將牢記總書記囑托,按照山西省委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部署要求,大力弘揚改革開放精神,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真抓實干、久久為功,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現代化的塞上綠都,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任永亮 袁兆輝)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