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不準攜帶火種進山”
“嚴禁野炊、吸煙、燒荒”
“森林防火,人人有責”
……
4月1日13時30分許,安澤縣黃花嶺上空傳來了清亮的聲音。循聲望去,一架無人機正懸停空中,宣傳森林防火知識;地面上,安澤縣森林防護大隊工作人員正操作著無人機遙控器,雙眼緊盯監控屏幕,不放過山上的任何一個角落。
春日的黃花嶺,青松滴翠,大地披綠。極目所至,漫山遍野的連翹花燦若金色云霞,閃耀著生命的靈動,煥發出勃勃生機。
安澤縣地處我市與長治、晉城三市交界處,全縣林木覆蓋率67.2%,有林面積198萬畝,是國家I級森林火險區。多年來,安澤縣委、縣政府倍加珍惜幾代人接續奮斗來的優美生態環境,探索建立了一系列務實有效的森林防火措施和辦法,全力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該縣12年來未發生森林火災,森林防火工作經驗多次在全省進行推廣。
“火眼金睛” 林區入口防“火”
“你好,請掃一下防火碼,把打火機放在這個物品盒里,下山時再來領取。”在安澤縣黃花嶺入口處,工作人員師明軍身著迷彩服、臂戴“護林防火”袖章,邊登記進山人員的信息邊說,“每年這個時間段是防火關鍵期,我們必須把好林區‘入口關’。”
在內峰頂瞭望塔上,瞭望員魏小龍正拿著望遠鏡觀察著遠方的山林,查看是否有煙點,在確認沒有異常情況后,他在觀察記錄本上寫下了時間和觀察情況。“在我擔任瞭望員的十多年間,這里從未發生過一起森林火災。”魏小龍說,現在是森林防火的重點時期,容不得有絲毫的懈怠和馬虎。
森林防火,“防”是關鍵。在安澤縣,還有很多像師明軍、魏小龍一樣的防火員,他們堅守在護林防火一線,由點及面守護著各個林區,構筑起一道道無縫銜接的“防火網”。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安澤縣委、縣政府科學把握防火規律,將縣域內的森林資源、林區耕地、防火道路、應急水源、重點區域、瞭望哨、林業管護站等信息進行定位標注,繪制了縣、鎮、村三級森林防火作戰圖,縣政府與6個鎮67個行政村層層簽訂森林防火責任書,全縣各村與1340名具體包片責任人簽訂責任書,并根據各時段防火特點,明確各級防火工作任務。
“這1340份責任書,將縣、鎮包村干部、村‘兩委’干部、瞭望員等人員職責和防救預案印制成冊,人手一本,工作中大家認真對照、履職盡責,保證了森林防火監管全覆蓋。”安澤縣林業局局長任曉紅說。
“論功行賞” 全民上陣守“綠”
走進良馬鎮司馬村段建平家中,墻上帶有數字編號的年畫很是惹眼。“這是縣里統一制作的護林防火宣傳年畫,上面的數字編號每家不同,年底由縣里組織抽獎。前年,我們隔壁的小寨村就抽到了2萬元的大獎呢。”段建平說,縣里每年給所有農戶發一張帶有編號的森林防火主題年畫,年底在縣春節聯歡晚會上直播抽獎,但凡村里有1人違規用火,全村的抽獎資格作廢。為了鼓勵廣大群眾參與防火工作,安澤縣還開展了“森林防火文明村鎮”創建活動,每年對未發生火情的村子,每戶發放50元,對沒有火情的鄉鎮,重獎50萬元。“如果村里有人點火,點火人員不但要被追究責任,還要給全村每戶發50元錢。”段建平說,雖然錢數不多,卻是榮譽問題。
“野外用火,罰款三千”“上午點火,下午坐牢”“一人點火,全村無獎”“對舉報野外用火行為查實的,最低獎勵500元,且上不封頂”……在安澤縣各鄉鎮各村,裝著宣傳喇叭的宣傳車、垃圾車、摩托車循環播放著宣傳口號。
為發動群眾參與森林防火,安澤縣對全縣24147戶農戶開展防火明白紙、禁火令、宣傳年畫入戶上墻全覆蓋,對農林交錯區的重點戶和外來作業單位進行重點發放、重點宣傳和重點講解,并針對家中有老人、返鄉人員、學生以及老人孩子“一個戶、分開住”等重點戶,采取多次入戶宣傳、打電話叮囑等方式“反復講”,并刷寫固定宣傳標語,設警示碑、警示牌等形式擴大宣傳效果,確保森林防火宣傳家喻戶曉。
眼下,通過各項宣教活動和獎勵措施,安澤縣廣大群眾關注防火、參與防火、支持防火的自覺性、積極性高漲,形成了群防群治的防火格局。
“騰云駕霧” 科技助力護“青”
“向右看齊,向前看,稍息,各組隊員按照預定線路,繼續開展高空巡查,發現情況第一時間匯報。沒有其他問題的話,現在立即出發。”4月1日中午,剛吃過午飯,在安澤縣森林防護大隊院內,無人機分隊隊員整齊列隊,分隊負責人李寧強調了巡查事項后,各組隊員立即攜帶無人機分赴各指定區域開展巡查。
“每天13時到15時,是一天中的危險期,在這個時間段,我們無人機分隊隊員都要對偏遠林區及人、車無法到達的邊緣地段進行空中巡查。”李寧說,可別小看這些無人機,它們不僅個個價值不菲,而且在防火巡查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每臺機身上都掛載著高倍數變焦高清鏡頭、熱成像儀、激光測距儀和喊話器,不僅能夠提供空中高清視頻、熱成像視頻和熱點位置經緯度信息,還能通過傳輸系統實時將拍攝畫面傳回指揮部。隨著各巡查隊員到達巡山地點,森林防火指揮部的大屏上顯現著前方無人機巡查的實時畫面。文章開頭的一幕就是李寧工作時的情景。
安澤縣始終將人防、物防和技防作為森林防火的基礎,從專業撲救入手,縣、鄉、村三級全部建立了森林防火隊伍,縣級成立了176人的專業森林防護大隊,被列為省森防第九支隊,隨時待命,各鄉鎮組建50人的森林防護應急中隊,各村均組建1支10人以上的村級應急小分隊。
“每年的特險期,我們大隊都會向6個鎮派出7支靠前駐防分隊,開展巡邏、違規用火查處、村級防火隊伍培訓演練等各項工作。”安澤縣森林防護大隊大隊長莊鋼財說。
該縣充分發揮人防+技防的巡防體系,空中利用無人機實時監控并拍攝高清畫面、森林防火智能信息化系統;在山頭制高點南北中建立4個縣級瞭望塔、67個行政村設立209名村級瞭望哨,全天候瞭望、監測;田間地頭、山林溝壑94支巡查隊伍全天候巡查,實現重點區域立體化監控、網格化管理全覆蓋。
為保障防火工作的有力開展,安澤縣每年都拿出近3000萬元對森林防火工作進行全面保障。目前,配備專用水車22輛、運兵車21輛,落實社會備用水車10余輛,為各村配備便攜式高壓水槍300臺。
觀滴水可見滄海。循著數十年如一日的森防護綠軌跡,安澤在“青山常在”的初心指引下,時刻堅守使命,夙興夜寐地守護著萬頃澄碧,共同唱響新時代生態文明的青綠協奏曲。
記者 賀軍澤 孫哲峰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