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對長治提出了“發揮區位優勢,在內外聯動上先行;強化項目帶動,在產業轉型上先行;推動生態修復,在綠色發展上先行;建強縣城載體,在城鄉融合上先行;賡續紅色血脈,在真抓實干上先行”“五個先行”重要要求,進一步激發了長治市廣大黨員干部的工作激情和干勁。長治要堅決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精神,落實“五個先行”重要要求,加快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報告,以政治高度、歷史角度、思想深度,對山西未來發展進行科學描繪,站位高遠、視野宏闊、精準務實,是扛起時代使命、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山西篇章的政治報告,是山西在中部地區爭先崛起的戰略指引,是山西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行動指南。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對長治提出了“發揮區位優勢,在內外聯動上先行;強化項目帶動,在產業轉型上先行;推動生態修復,在綠色發展上先行;建強縣城載體,在城鄉融合上先行;賡續紅色血脈,在真抓實干上先行”“五個先行”重要要求。長治要堅決落實省第十二次黨代表大會精神,落實“五個先行”重要要求,加快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內外聯動上先行
集聚高質量發展動能
“向內提升凝聚力,發揮市域中心城區的輻射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向外拓展影響力,加強與山西中部城市群及中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進一步集聚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省委的要求啟示我們,要緊緊把握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戰略、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機遇,按照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區域發展定位,發揮晉冀豫三省交界區位優勢,加快融通開放步伐,打造高質量城鎮圈先行區。
首先,要堅持規劃引領。往東,力爭開工建設長治—邯鄲—聊城高鐵,推進309國道全市域一級公路改造前期工作,進一步暢通與河北、山東等地的交流,加快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環渤海經濟圈。往西,建成黎霍高速,推進沁源至安澤高速建設,做好長治—延安—蘭州段高鐵前期工作,強化與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等地區的合作交流,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往南,開工建設黎城經平順壺關至陵川高速公路,積極開展長治—安陽城際鐵路前期工作,依托太鄭高鐵,強化與焦作、鄭州等地的深度合作,積極參與中原經濟區建設。往北,實施208國道全市域一級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接軌山西中部城市群,積極謀求與雄安新區合作。第二,要做大中心城區。加快推進“一城四區”一體化發展,統籌規劃城市空間功能布局,做到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產業同鏈、服務同享、管理同治。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快濱湖片區、高鐵片區建設,推進海綿城市建設、老舊小區改造、城中村改造、5G基站建設等重大項目,科學布局公共服務設施,解決公廁、停車、物業等堵點難點問題,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第三,要實施精細管理。建設城市大數據中心和智慧城市運行管理中心,推進交通、能源、政務、物流、公共服務等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升級,全面提升市政、城管、環衛、綠化等工作精細化管理水平。
在產業轉型上先行
筑強高質量發展優勢
“堅持以高質量論英雄,找準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的結合點,布局重大項目,打通產業鏈條,健全體制機制,加快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不斷提升經濟發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省委的要求為長治產業轉型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第一支撐,堅持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和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兩手抓,實施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建鏈補鏈強鏈,培育壯大現代產業集群,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范區。
首先,必須明確主攻方向。著力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有效提升煤焦冶電建材等行業先進產能占比。著力推動新興產業培育壯大,加快發展半導體光電、信創、新能源產業,鞏固提升新材料、生物醫藥產業,培育壯大節能環保、通用航空產業。著力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積極發展現代物流、現代商貿、康養健身、家庭服務等新業態。第二,必須狠抓項目建設。完善招商引資激勵機制,主動對接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原城市群等地區,精準招引項目,爭創國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基地。把開發區作為項目建設主戰場,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建立項目全周期推進機制,持續開展“三個一批”活動,常態化開展入企服務。第三,必須優化營商環境。大力推行“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對照營商環境評價體系,緊盯優化流程、壓縮時限、降低成本、提高便利度等關鍵環節,持續提高市場主體滿意度。
在綠色發展上先行
繪就高質量發展底色
“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一體推進治山治水治氣治城,修復河湖水系和濕地等水體,加強綠色生態網絡建設,完善城市生態系統,打造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我們要按照省委要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持續推進生態修復治理,把長治打造成舒適宜居的現代化太行山水名城。
一是堅持綠色低碳轉型發展。嚴格落實能耗“雙控”制度,加快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煤電降耗減排上下功夫,堅決防止“兩高”項目盲目發展,科學有序推進碳達峰目標。二是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轉型、治企、減煤、控車、降塵”五管齊下,強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推動水環境質量改善,全面消除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不斷改善土壤環境質量,有效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提高工業固廢污染防治和綜合利用水平。三是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推進太行山及濁漳河、沁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嚴格保護辛安泉、漳澤湖等水源地,統籌實施采煤沉陷區治理、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在城鄉融合上先行
引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把縣城作為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紐帶,強化與中心城市的功能配套,引導勞動密集型產業、縣域特色經濟及農村二三產業在縣城集聚發展,增強縣城綜合服務能力”,這為長治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全面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補齊縣城和小城鎮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短板,形成以城帶鄉、以鄉促城、城鄉互促共進的發展新格局。
一是堅持城鄉統籌。統籌城鄉空間布局、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發展建成一批特色小鎮,促進城鎮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產業向農村拓展、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大力引進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勞動密集型產業,適應農民日益增加的到縣城就業安家需求。二是完善保障機制。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及時為農業轉移人口配套進城落戶后的入學、醫療、住房、養老、戶籍等相關保障政策,讓他們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三是推動鄉村振興。實施新一輪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建立健全為重點,全面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質量。
在真抓實干上先行
夯實高質量發展保障
“大力弘揚太行精神,繼承當年老八路革命加拼命的勁頭,撲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團結奮斗、持續奮斗、艱苦奮斗,努力創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業績”,這是省委對全省廣大黨員干部精神狀態的鮮明要求。我們要堅持執政為民的政治立場,大力弘揚太行精神,賡續紅色血脈,始終保持知難而進、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一要樹立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的重要標準;把干部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干部的根本依據。選派優秀干部到招商引資、項目建設、開發區一線實踐鍛煉,讓愿擔當肯干事的人有平臺、讓敢擔當會干事的人有舞臺、讓能擔當善成事的人有獎臺。二要堅持真抓實干。繼承當年老八路革命加拼命的勁頭,拿出干勁、闖勁、拼勁,出實招、做實功、求實效,撲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事不避難、義不逃責,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建功立業。三要勇于爭先進位。進一步解放思想、提振精神,以坐不得、等不得、慢不得的緊迫感搶抓發展機遇,敢于“跳起來摘桃子”,在激烈的競爭中布局快人一拍、落子先人一步、發展勝人一籌,勇當改革發展排頭兵。
中共長治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責任編輯: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