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記者 張春茂) 春節期間,吉縣果農、果商又迎來一波蘋果銷售的高峰,山城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
“十三五”以來,吉縣以爭分奪秒、時不我待的奮斗精神,一鼓作氣、氣勢如虹,于2018年在全市率先實現脫貧摘帽。該縣打造的“1+X”產業體系發揮支撐作用,成為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法寶”。
“1+X”產業體系,“1”即發展蘋果主導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帶動全縣80%以上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致富。經過多年發展,吉縣蘋果種植面積達28萬畝,年產量22萬噸,產值近10億元,吉縣蘋果區域公用品牌價值達27.12億元。
近年來,吉縣深化產業園區牽動,奠定產業帶貧益貧“新基礎”;加快龍頭企業驅動,創新產業帶貧益貧“新模式”;開展“家政式”托管,形成了多方參與工作體系;加強代管代銷引動,搭建起產業帶貧益貧“新平臺”。在實際工作中,該縣采取土地流轉入股的方式建設標準化示范園區,實現農業產業化。引導省級龍頭企業吉縣壺口有機農業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優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通過生產托管,實現了“四化四統一”產業發展目標,每畝土地為群眾增加純收益560元左右。創新“公司+合作社+代管代銷+無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戶”模式,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此外,該縣強化示范體系帶動,狠抓示范園區建設,在“1個樣板園,10個精品園,100個示范園”的基礎上,設立31個果業廢棄物回收站點,以獎代補,吸納300余人從事廢棄物回收工作。同時,大力優化技術體系聯動,打造產業帶貧益貧“生力軍”,在創建“1個專家庫,8個技術組,80個指導隊”的基礎上,下派150余名技術人員與630余戶建檔立卡戶結對幫扶,實現技術培訓全覆蓋,解決了生產技術缺乏的困難。
“X”即因戶施策、多元發展,幫助剩余20%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吉縣以旅游產業促進脫貧,壺口、人祖山景區吸納800余人從事旅游服務工作。發展鄉村旅游,舉辦“春華秋實”系列活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在西部沿黃鄉鎮發展花椒產業,當地貧困群眾人均增收2600元;在中部山地種植核桃,當地貧困群眾人均增收689元;在東部川地發展蔬菜和小雜糧產業,當地貧困群眾人均增收2700元;畜禽養殖帶動脫貧150人。布局光伏產業扶貧,全縣77個行政村100KW村級光伏發電站全覆蓋,年上繳扶貧專項資金4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開展生態扶貧,組建11個扶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社員達637人,其中造林員454人,貧困戶比例達到71.3%,貧困社員戶均增收9960元。2020年,聘用建檔立卡護林員649名,人均年管護勞務補助9366.28元。積極幫助貧困群眾外出務工就業,農村外出務工人數保持3.2萬人動態平衡。通過低保、特困供養、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大病救助、臨時救助、孤兒救助、城鄉居民養老保險、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等措施,杜絕群眾因病、因殘返貧現象。2019年,該縣為所有建檔立卡人口購買了脫貧(返貧)險。
脫貧摘帽后,吉縣縣委、縣政府依然高度重視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各項工作,采取得力措施,杜絕返貧現象。
責任持續落實,力量更加凝聚。作為全省首批摘帽縣之一,吉縣縣委、縣政府不斷提高政治站位,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做到“四個不變”:即領導體系不變、包聯責任不變、工作制度不變、幫扶機制不變。所有貧困村保持一村一隊、一隊三人,堅持“五天四夜”駐村、“四不兩直”督查。通過“四個不變”,讓脫貧攻堅力量更加凝聚。
產業持續提升,增收更加穩定。吉縣持續鞏固“1+X”產業體系,著力在“四化四統一”上下功夫,老舊果園改造、生產標準制定、管理技術提升在2020年實現了實質性進展。蘋果產業托管模式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十大典型案例。蘋果總產量和銷售價格持續上漲,為鞏固脫貧成果、增加群眾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大力發展旅游產業,讓更多群眾在家門口掙上了旅游錢。作為全省第一家村級光伏電站全覆蓋的縣,吉縣不斷加強運維管理,規范收益分配,并開發了道路維護員、護林員、農村保潔員等公益崗位1974個。
設施持續完善,群眾更加便利。“十三五”以來,吉縣累計整合各類涉農資金7個多億元,用于農村水、電、路、網等建設。2020年,該縣重點實施了三個鄉鎮農村垃圾、污水處理、改廁等整治項目,農村環境和群眾生活條件進一步改善。作為全市易地扶貧搬遷任務最大、人數最多的縣,該縣扎實推進后續幫扶工作,36個整自然村搬遷復墾復綠工程已全部完成。
政策持續覆蓋,保障更加有底。近年來,吉縣全面落實教育、醫療、社保等各項扶貧政策,做到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2020年,該縣制定《脫貧返貧預警工作方案》和《關于建立脫貧攻堅風險防控和監測幫扶機制的實施辦法》,開展了“九查九看六提升”和“幫扶助力”專項行動,對“兩類戶”一戶一策,精準幫扶,490戶1184人“兩類戶”致貧返貧風險全部解除。去年,針對疫情影響,該縣主動對接用工企業,組織8999名群眾實現務工就業。
整改提升質量,成效更加鞏固。近年來,吉縣把問題整改作為鞏固成果、推動工作的有力契機,舉一反三,扎實整改。2020年,該縣組織開展了脫貧攻堅問題整改“回頭看”“十個清零”、領導干部“進村入戶看整改”等專項行動,省市打包交辦的61個問題以及歷次檢查反饋的問題全部按要求整改完成。同時,該縣建章立制,制定出臺和完善各項制度34項。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千帆競發,勇進者勝。吉縣縣委書記崔紹民表示,下一步,該縣將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保持現有幫扶政策和力量總體穩定,健全防貧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持續夯實產業基礎,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努力走出一條具有吉縣特色的鄉村振興路徑,加快建設“美麗吉縣、幸福家園”,全力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以優異成績為建黨100周年獻禮。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