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日報新媒體記者侯琎報道:在傳統印象里,清熱解毒是連翹作為中藥材最被熟知的作用。在數千年的種植歷史中,連翹不僅有藥用價值,連翹葉更是晉城陵川老百姓捧在手心兒里的“杯中寶”。
以嫩芽入茶,茶香不澀,是茶的味道,有藥的功效,當地百姓從小便有飲連翹茶的習慣,是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口糧茶。
連翹在陵川已成產業
連翹是陵川土生土長的重要中藥材。過去一直以野生連翹為主。“2003年以來,陵川致力于將連翹產業做大做強,我們將連翹從山中‘請’到地里來,尤其在脫貧攻堅戰打響后,連翹種植成為了陵川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11月29日,陵川縣扶貧辦黨組書記王新文向全國各地來參加“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山西站)的記者們介紹陵川的連翹產業。
“采摘技術要求低,男女老少都可加入;人工種植只需一次性投入,便可長期受益;加上連翹生長受極端氣候影響小,能給農戶帶來穩定收入;在市場上,連翹相關產品應用極其廣泛,比如日化用品、美容精油、防腐劑……全縣連翹產值一年就有5000多萬元。”王新文拿起一盒包裝精美的連翹茶,對小連翹帶來的大產業贊不絕口。
工人加工生產連翹茶
每年4月中下旬開始到7月中下旬,正是連翹嫩葉的采摘時期。每當這個時候,1000多名農戶熱熱鬧鬧上山采茶,已是陵川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每個勞動力能有5000-10000元收入。之后的三個月是采摘連翹果的時節,村民們又可以增加8000-10000元進賬。所以,外觀小巧的連翹果和連翹葉,就是當地百姓脫貧致富的“金果子”和“金葉子”。
陵川縣鄉土人家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是當地連翹龍頭企業之一。在縣鄉政府的號召下,公司采取“企業+基地+貧困戶”模式,通過政府注入60萬元扶貧資金,以資產受益形式,采取土地流轉、安排就業、產品收購、技能培訓、技術指導等5項措施,帶動當地546戶1381人脫貧奔小康。
農村青壯勞力外出務工,只留下婦女留守看孩陪讀、部分耕地只能變荒地……董事長許雪梅介紹,公司積極吸納51家農戶,組建了晉翹中藥材專業合作社,承包及流轉農戶土地1200畝,荒山800畝,種植多種地道中藥材。引進先進技術建設連翹茶加工車間后,年加工野生連翹養生茶達2.5萬公斤,連翹果實加工線年加工能力達500噸,并培訓以建檔立卡貧困村為主的農村勞動力1500人次,一年兩個采摘季里人均增收4000多元。
連翹茶已成山西藥茶代表產品
連翹果子是中藥,連翹葉子是好茶,把連翹的好作用最大化,是當地種植農戶的心愿。雖然連翹茶已賣到全國諸多省份,許雪梅還希望銷售成績可以更好。
“相比往年,今年連翹茶可以說供不應求。連翹茶不應該是我們家鄉自己的好東西,我想讓連翹茶的銷量追上連翹藥材,也讓山西藥茶的美名傳得更廣、更遠!”一提到連翹茶的發展前景,許雪梅頓時笑開了花。
“現在企業越辦越大,效益越來越好,我自己掙多少不重要,想到幫助了這么多鄉里鄉親在家門口增加收入,改善了生活,我更驕傲!”許雪梅滿意地說。
“連翹花,連翹花,故鄉的春天盛開連翹花,金燦燦的希望花鋪滿了山崖。巍巍南太行風兒吹送著花香,云霧纏繞的花海,如詩如畫……”伴著這首《連翹花》的歌聲,將有更旺盛的致富連翹花在下個春天開滿南太行之巔。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