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作為臨汾市南部改革開放的‘橋頭堡’,我們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兩會的部署上來,擼起袖子加油干,躬身前行,以只爭朝夕的使命擔當和勇創一流的進取精神,奮力交出人民滿意的‘侯馬答卷’?!苯?,就貫徹落實市兩會精神,本報記者采訪了侯馬市委書記王煦杰。
王煦杰說:“侯馬市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了‘五大興市戰略’和‘四個侯馬’建設,通過持續發力,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一定成績。三年多來,侯馬連續兩次跨入‘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市’行列,連續榮獲‘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市’和‘全國電商示范百佳市’。同時,侯馬市區位優勢明顯,是全國物流重鎮,又處在中西部地區物流節點城市,商貿經濟發展較早,大交通、大物流、大吞吐促進了侯馬的經濟發展?!?/p>
王煦杰表示,在前不久召開的侯馬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該市已經確定了今年經濟工作的大盤子。結合臨汾市兩會精神,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以轉型為綱,推進產業聚集。今年,侯馬市將緊扣“2+N”產業發展方向,抓住省級“汽車零部件特色產業集聚區”試點契機,落實“一區三園”(一區即綜合商務區,三園即侯北產業園、澮南產業園、香邑產業園)新思路,打造新興產業發展平臺。其中,侯北產業園發展冶金、鑄造、焦化、建材產業,鼓勵支持正大制管、遠大裝配等重點企業做大規模、做優品牌,形成新型建材產業集聚效應;澮南產業園整合湯榮汽配、平陽重工、風雷機械、東鑫鑄造等骨干龍頭企業的優勢資源,聚合關聯配套企業,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加快推動裝備制造業向成套化、集群化、園區化、智能化發展;香邑產業園主要發展智能制造、醫療健康產業。各園區依托龍頭企業的優勢資源,聚合關聯配套企業,促進上下游產業鏈延伸,形成產業集聚效應。重點支持旺龍、通盛、康威等生物制藥和營銷配送企業,培育打造集種植、加工、生產、研發、銷售于一體的醫藥和醫療器械產業園區。一體推進新能源、新材料、通用航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搶占未來經濟發展制高點。
二是以項目為王,增強發展后勁。省委提出的“轉型為綱、項目為王”更加堅定了侯馬“年年都是轉型項目建設年”的理念。從今年侯馬市項目盤子看,60個項目投資270余億元,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占到三分之二,總體呈現出產業項目多、轉型項目多、大塊頭項目多的特點,為全市經濟高質量轉型發展積蓄了強勁動能。侯馬市今年將進一步完善項目工作機制,壓實項目工作責任,為項目工作聚智聚力。積極推進正大制管、遠大PC工廠、益通LNG二期氣化、創領建材等25個續建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完善湯榮新型雙金屬復合一體式制動鼓技術改造、豐潤達光伏農業大棚產業園、東城公園等22個新建項目相關手續,掛圖作戰,倒逼進度,力爭全部實現開工建設。同時,做好招商引資和項目儲備工作,做好迪亞通充電站、格盟國際能源危廢處理、中合農投農產品電商物流園等項目對接工作,保持項目接續發展、滾動發展的良好局面。抓住“中部地區崛起”“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等戰略機遇,主動承接產業轉移,招引更多項目落地。
三是以改革為要,加快開放步伐。要對照中央、省、市改革部署,按照既定的重大改革事項和改革工作要點,按時間節點逐項抓好落實,特別是要突出抓好國家、省級改革試點工作。行政審批要積極推進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壓縮項目審批時限,真正把“一枚印章管審批”落到實處。政務服務要圍繞為企業減負和方便群眾辦事,認真落實好各項減稅降費政策,最大限度壓減企業辦稅時間。要充分發揮方略內陸港、寶特無水港的作用,依靠方略保稅物流中心中歐班列、陸港班列的常態化開行,打通鐵海聯運、陸海聯動的貿易大通道,縮短侯馬與東南沿海港口和世界各國間的“時空距離”,助力“侯馬陸港”領跑山西。
四是以創新為上,促進高水平發展。創新是發展的源泉,在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道路上,尤其離不開創新驅動的推動作用。侯馬目前擁有省級技術中心9家、臨汾市級技術中心15家,企業創新能力在臨汾市遙遙領先。要發揮好企業的創新創造作用,切實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水平。要推動平陽煤機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風雷管模、北方創信、雙慧玻璃等3家企業創建臨汾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力爭到年底,擁有省、市兩級企業技術中心達到30戶,規上企業實現技術中心全覆蓋。要鼓勵支持企業創辦院士、博士工作站和人才工作基地,推進企院校、產學研合作,加快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王煦杰表示,侯馬市還將在脫貧攻堅已有戰果的基礎上,按照“四個不減”“四個不變”的總要求,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逐項整改銷號。同時,扎實推進農村集中供暖、自來水、天然氣、垃圾處理、生活污水、廁所改造“六個全覆蓋”工作,奮力開創新時代侯馬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改革發展成果。
記者 李永軍 通訊員 毛棟慷 柴衛東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