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畫新藍圖 踏上新征程
——我市各界干部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臨汾新聞網訊 號角催征新時代,砥礪前行再出發。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中國未來發展擘畫新藍圖,勾勒新路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全會公報提出的目標和作出的部署在我市專家學者中引發熱烈反響,大家一致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頑強拼搏,同心協力,為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努力奮斗。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下,我們要從各個方面狠抓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貫徹落實,特別是深入學習好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黨和國家事業蓬勃發展。”市委黨校教授崔正龍介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正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發展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深刻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發展,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應有之義和必然要求。
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發布后,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全體人員第一時間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為我們描繪了藍圖、指明了方向。作為全市‘十四五’規劃編制起草參與部門,我們要帶頭學習貫徹好全會精神,把我市‘十四五’規劃藍圖謀劃好、描繪好,推動全會精神在我市落地落實落細。”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薛新宏認為,臨汾作為資源型經濟轉型城市,貫徹好五中全會精神,要從三個方面入手。一是要靠創新驅動,培育轉型新引擎。我市要發揮各類開發區產業轉型載體作用,重點聚焦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等“六新”產業,依托華翔、飛虹等龍頭企業構建創新平臺,大力引進科技型企業、研發機構、科技人才,不斷打造創新生態,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激發人才創新活力。二是要推動能源革命,打造現代產業體系。我市要擔負起能源革命排頭兵的光榮使命,緊緊圍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不斷培育煤炭、焦化、電力及新能源板塊發展新優勢,重塑核心競爭力、科技創新力、資本回報率,綜合實力強的產業集群,更好發揮傳統優勢產業在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成長過程中的支柱作用。三是要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我市要牢牢把握發展機遇,在做好規劃、做強產業、統籌城鄉、深化改革等方面不斷發力,進一步聚集改革發展的資源要素,奮力在轉型發展上蹚出一條新路。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建議》集中全黨全社會思想共識和行動智慧,著眼未來5年乃至更長遠的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充分體現黨中央高瞻遠矚、總攬全局、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的戰略眼光和戰略定力。”第一時間讀到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山西師范大學黨委委員、社科處處長、博士生導師趙躍先更加關注教育方面的內容,他表示:“要建設文化、教育、交通等強國,需要以人才為支撐。作為高校教師,我們要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按照政治素質過硬、業務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要求,為我們的國家培養出更多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努力奮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五中全會公報的一個亮點,是指導臨汾轉型綜改和高質量發展的指路明燈。”山西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副院長、代理院長、副教授張仲伍認為,“作為煤炭資源大市,同時也是生態本底脆弱、大氣污染嚴重地區,如何解決生態與發展的瓶頸,在發展中堅守生態紅線?五中全會公報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完善生態文明領域統籌協調機制,構建生態文明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這是臨汾發展的戰略性路徑。”張仲伍建議,我市強化主體功能定位,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作為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謀劃、前提條件與可持續發展的最大本錢,護美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不斷豐富發展經濟和保護生態之間的辯證關系,在實踐中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生動的現實,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讓綠色成為臨汾發展最動人的色彩。
“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時間緊迫,時不我待。”市三晉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市委黨校副教授石耀輝尤其關注文化建設方面的內容。臨汾是帝堯古都,是最早中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中華文明“直根”之譽。“在建設文化強國之路上,臨汾一定要勇于擔當,有所作為。”石耀輝認為,在堯文化開發方面要重點做好兩方面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加快“陶寺大遺址公園”建設進度,盡早進入實施階段,開工建設,早日把臨汾建成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圣地和堯文化旅游的目的地。目前國內幾大熱點遺址公園,諸如良渚遺址、二里頭遺址、石卯遺址公園等都已建或開放,臨汾當發揮后發優勢,把陶寺大遺址公園和“最早中國”建設成為臨汾乃至山西文化旅游發展的引爆點。二是要進一步加大堯文化品牌開發力度,為臨汾企業轉型發展注入堯文化元素。總之,堯文化是臨汾的軟實力,是臨汾區域文化的核心所在。弘揚堯文化,有助于擴大臨汾的感召力和影響力,充分樹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要借助堯文化的豐富內涵,擴大對外宣傳工作,通過對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達到“知臨汾者知堯文化,知堯文化者知臨汾”,從而吸引更多的海內外游客來臨汾尋根旅游、投資創業,將臨汾文化資源大市建成文化旅游強市,早日將臨汾建設成為省域副中心城市。
記者 李衛紅 劉靜 韓曉芳 衛博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