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勸導文明出行、清理衛生死角、維持安全秩序……近來,在市區各條主街道,總能看到一些身穿紅馬甲的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葛海燕正是其中一員。
葛海燕是市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隊隊長。近段時間以來,她和隊員們正全力配合參與市區道路交通綜合整治。他們走上街頭,協助有關職能部門,發放《文明交通志愿者倡議書》,勸導不遵守交規的市民。
“雖然有一小部分市民表示不理解,覺得我們是‘沒事找事’,但當看著路上的不文明現象減少時,我們的內心是欣慰的。尤其是外賣小哥逆行、闖紅燈的現象明顯減少,這不僅是對規章制度的遵守,更是對生命的敬畏。”葛海燕說。
志愿服務期間,隊員們體會最深的是交警的辛苦和不易。他們表示,將全力配合廣大交警,通過實際行動,影響和帶動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文明交通建設中來,共同營造安全、有序、文明、暢通的道路交通環境。
這一邊,文明交通志愿服務隊的隊員們不畏風雨,堅守在城市的主街道維護交通秩序;那一頭,環保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也埋頭苦干,用最美的彎腰姿態撿拾起城市的文明。
“城市是我們共同的家園,文明是城市最美的景色。為了普及環保知識,倡導環保的生活方式,我們決定對市區煤化巷進行常態化的環保志愿服務,爭取把煤化巷打造成我市環保示范街和環保志愿服務項目的標準模板。”臨汾市德善緣環保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張小英向記者介紹。 “這些志愿者真是太熱心了,經常來撿垃圾、宣傳環保的重要性。你看,我們現在相鄰的幾個攤位也都特別注意個人行為和環境衛生。我們每個人都注意點兒,不僅道路干凈了,大家買東西也舒心了不是?”在市區煤化巷做水果生意的容梅芹指著干凈的地面說。
還有市社區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他們也不閑著,主動與多家醫療機構聯系,免費上門為老人做眼科、耳科、口腔等健康義診;走進敬老院,關愛孤寡老人,為老人免費理發;深入社區背街小巷,拿上小鏟子清理牛皮癬廣告;開展“圖書、玩具捐贈公益”活動,引導孩子們捐出閑置的玩具、圖書……
“這3支志愿隊只是我市志愿者服務的一個縮影。”市志愿者服務聯合會會長張紅亮向記者介紹。目前,我市共有志愿團體2135個,分別在環保、交通、社區等各個領域無私奉獻、發光發熱。正是這樣一支支文明城市創建生力軍的存在,串起了一道道獨特的“文明彩虹”。
“志愿者隊伍投身文明城市創建大有必要。”張紅亮表示,一個城市的文明最根本的是人的文明,志愿者隊伍抱團做好事,對省級文明城市創建具有重要意義。
時代呼喚志愿服務,社會需要志愿服務。當前,我市463933名志愿者遍及城市的各個角落,他們從點滴做起、從身邊做起,關愛自然、關愛社會、關愛他人,用行動樹立形象、用愛心傳遞文明、用真情奉獻社會,匯聚成新時代臨汾最亮麗的風景線。
記者 盧婷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