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落實總省行城鄉聯動戰略和金融支持鄉村振興行動方案,工行臨汾分行立足“我為群眾辦實事”,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針要求,主動擔當作為,化解政府難點,針對縣域鄉村治理積分管理的痛點,搭建鄉村治理星級積分管理平臺和臨汾優選電商平臺,解決積分管理電子化和農旅產品線上銷售的迫切需求,通過金融賦能點亮了“數字鄉村”,以平臺創新優勢,在安澤縣先行先試,助力政府實現鄉村治理有效,打通“三農”領域GBC全鏈條服務,初步打造了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全新模式。
傳承基因,彰顯擔當,勇作鄉村振興護航者
鄉村振興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布局,如何發揮好金融服務的擔當,對工行而言既是大局和責任,也是市場和機遇。工商銀行堅守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定位在哪里、金融資源配置就跟進到哪里的使命,將整體經營定位聚焦到踐行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落實普惠金融上,與農業農村部和國家鄉村振興局簽約,并聯合發布了“興農通”鄉村振興品牌體系。在總行框架下,工行臨汾分行精準定位,堅持“服務實體、擔當普惠、助力平陽”,始終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己任,持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積極適應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堅守服務實體經濟金融主力軍使命,深耕主業、做精專業,擔當盡責,在臨汾經濟發展中體現了大行擔當的輸血者角色。今年以來,工行臨汾分行全面開展大營銷、大走訪活動,積極與市政府、市農業農村局加強溝通,搶先與市農業農村局成功簽約“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框架協議,開啟金融支持護航鄉村振興的激揚之路。
切中痛點,創新賦能,爭當鄉村振興探路者
如何推進鄉村振興,金融支持怎么介入,最佳切入點在哪里等等,既需要擔當和勇氣,也需要眼光和智慧。工行臨汾分行在持續開展的大營銷、大走訪活動中,根據多方匯集信息,了解到市、縣兩級政府對“鄉村道德銀行”“文明積分”管理電子化、農旅產品線上銷售均有十分迫切的需求,并希望以此推進鄉村“治理有效”政策的落地。經過反復討論、慎重研究,本著“政府的重點在哪里,金融賦能就跟到哪里”的原則,最終做出切入“鄉風文明”、聚焦“產業興旺”、著眼“治理有效”的決策思路。
為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風文明、治理有效”,中央先后下發了一系列文件,要求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總結推廣“鄉村道德銀行”“積分制”等鄉村治理模式,將鄉村治理工作可量化、有抓手。積分制主要管理模式為在每個行政村設立村級積分管理中心,每年向轄區村民發放一定基礎積分,積分依據計分辦法獎優罰劣累計,可以在指定線下超市兌換商品。但是,在實際落地過程中,由于從積分發放、管理、兌換等全流程均采取手工處理,仍存在紙質積分卡防偽性差、手工積分及對賬工作量大、積分資金管理有隱患、積分兌換商品集中于當地原產物品等痛點。對此,工行臨汾分行結合自身金融服務體系,為市農業農村局量身制訂了鄉村治理星級積分綜合服務方案,利用工行業內領先的科技優勢,創新推出鄉村治理星級積分管理平臺,搭建“臨汾優選”線上商城,形成線下+線上商城兌換體系。平臺功能設計重點基于為政府、基層村委會、村民解決中央政策的有效落地,為全市統籌鄉村管理奠定良好的信息數據基礎,用數字化解決鄉村規范治理、智慧治理。得到了各級政府的充分認可和重點推進,并根據實際情況,推薦在先期推行鄉村治理積分制相對成熟的安澤縣作為試點,先行先試。
躬身入局,全力推進,甘為鄉村振興鋪路者
安澤縣作為臨汾市先期推行鄉村治理積分制的縣域之一,對鄉村治理積分有著深入的理解和經驗,對現行積分管理的難點、痛點了解較深,因此對積分管理電子化的需求較為迫切。為了確保對平臺的安裝、使用、指導能遞送到每個村、每戶農戶,工行臨汾分行啟動集團化作戰模式,調集全行9個縣區、4個城區支行近50人,設立8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小分隊,分赴67個村委、對2萬戶農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駐村服務。金融科技的賦能,促進了平臺建設,提升了管理效能。工行人以躬身入局的姿態,通過人力賦能,為村民帶去了方便,點亮了百姓心中建設美麗家園的明燈。
工行臨汾分行通過“鄉風文明”這個小切口,一舉實現與縣、鄉、村、民多端融合,既創新了GBC三端場景建設,又延展出更多的金融服務,在總行“興農通”品牌體系下推出了系列涉農貸款產品,對涉農貸款給予了最為寬松的信貸政策。重點以“一縣一品一方案”的模式對形成產業集群的農產品設計推出專屬融資產品,首期完成了“蘋果貸”“香梨貸”“煙葉貸”等一系列方案設計和審批,吉縣蘋果貸進入實際貸款階段后,得到廣大農戶的廣泛贊譽。
隨著鄉村治理星級積分管理平臺的普及和推廣,該行將進一步升級為“數字鄉村綜合服務平臺”,提供涵蓋黨務、村務、政務、財務、金融服務的全方位數字化治理功能。借助數字化特有的外延特性,平臺使用的積累也會在將來為農民建立積分等數字檔案、構建農民授信體系,為進一步助推產業興旺創造前提條件,為金融賦能鄉村振興延伸更多、更深、更廣泛的內涵。(席哲)
責任編輯:暢任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