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大地,正氣升騰充盈,轉型鏖戰正酣。
在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奮力開創轉型發展新局面的當下,我們迎來了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這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時指出,山西政治生態已經由“亂”轉“治”,山西發展已經由“疲”轉“興”。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充分肯定,極大地鼓舞了全省上下。當前的山西,已邁入新階段,開啟新征程,正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昂首前進。
近年來,山西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西重要講話精神,做到了轉型發展和管黨治黨兩促進,經濟轉型朝著強勁態勢邁進,全面構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無論是內生動力還是外部形象,都發生了重大變化。
經濟發展由“疲”轉“興”,山西經濟實現了重大轉折,徹底扭轉了幾近谷底、前景不明的被動局面,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開始步入良性軌道
過去的一年,全球經濟強勁增長,在世界經濟舞臺的聚光燈下,中國經濟顏值高、氣質好、活力足,釋放著滿滿的正能量,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過去的一年,山西也向全國經濟發展交出了一份提氣提神的成績單:穩步向好,體量越來越“壯”;結構變化更喜人,服務業比重、非煤產業增加值、民間投資都在穩步提高,體型越來越“優”;發展動能加快轉變,多領域改革全面推進,體能越來越“充沛”……
這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大力支持的結果,是省委把握大勢、堅定轉型的結果,是全省人民團結拼搏、干事創業的結果。
煤炭是我們的比較優勢,轉型發展才是我們的出路。省委對此有清醒認識和精準判斷,提出并實施“一個指引、兩手硬”思路要求,把握了正確方向,抓住了主要矛盾。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為標志,山西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
省委不斷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悉心研究把握資源型經濟轉型規律,正確引導預期,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規措施,推動山西經濟實現了重大轉折,徹底扭轉了幾近谷底、前景不明的被動局面,推動山西資源型經濟轉型開始步入良性軌道,向黨中央和全省人民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奮的成績單。
當下雖是嚴冬,但各地火熱的生產場面幾乎讓人忘記了天氣的嚴寒。短短10天,接二連三的好消息令人振奮:我省首個國家規模化生物天然氣工程試點項目在原平市開工建設,首家煤改電設備生產基地在交城縣投產,首臺由民營企業自主裝配的盾構機在太原北方重工順利下線,首趟中歐回程班列滿載而歸……
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決執行,毫不含糊;主動破除“煤炭依賴”,壯士斷腕,堪勇堪決。山西開啟“不當煤老大、爭當能源革命排頭兵”的歷史性轉折,引得外界紛紛豎起大拇指。
事非經過不知難,這些來之不易的經驗和提氣提神的成績,成為我們做好2018年乃至今后五年全省經濟工作的又一個新起點,也為我們把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要求貫徹始終、實現省委經濟工作會提出的“三大戰略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迎難而上,浴火重生。如今的山西,不僅有數百噸的太重大型礦用挖掘機,也有僅僅0.3-0.4毫米厚度的山西“智”造筆尖鋼;不僅有剛剛捧回7項國家煤炭行業最高科技獎項的傳統煤炭企業,也有成為拉動經濟增長主動力的服務業。山西的經濟,體量更強壯,體型更優化,體能更充沛,已駛入轉型發展的良性發展軌道。
在解決發展重大問題的過程中,省委形成了富有時代精神的工作思路和重大舉措,有力推動了山西轉型發展的實踐進程,概括總結形成從實踐中來又經過實踐檢驗的“三條基本經驗”,也成為我們要在解決問題的新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寶貴財富。
以人民為中心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之一,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抓住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在經濟發展和共創共享中,努力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進樓房,這是我做夢也想不到的好生活。”搬進新家的岢嵐縣趙家洼村貧困戶王三女曾經生活在呂梁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深度貧困村。去年我省從全省7993個貧困村中,確定像趙家洼村這樣“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需要整村搬遷的3350個深度貧困村作為扶貧攻堅重點,分三批實施整村搬遷,要求2019年底前全部入住新居,并針對深度貧困人口搬遷后的生計問題,多措并舉幫他們獲得資產收益。省委、省政府以“打不贏脫貧攻堅戰就對不起這塊紅色土地”的態度和決心,把脫貧攻堅擺在突出位置,高位推動,持續發力,破解深度貧困難題取得積極成效,脫貧攻堅再戰再勝——這是雪中送炭的民生速度。
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速逐季回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一季度的5.9%回升至全年的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1%回升至7%;全年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鎮0.5個百分點,居民收入穩步提速,農村居民收入增長快于城鎮,群眾獲得感進一步增強——這是不懈追求的民生高度。
2017年全年城鎮新增就業51.8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115.1%,40.2萬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完成全年目標的121.9%,7.2萬名農村貧困勞動力接受免費職業培訓。省委、省政府實施就業優先戰略,完善公共服務就業體系,促進高校畢業生、復轉軍人、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全年目標超額完成——這是持續刷新的民生刻度。
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發展和教育質量提升。對貧困地區、薄弱學校加大教育投入和資源傾斜力度,義務教育進一步均衡發展;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啟動“三醫聯動”,農村貧困人口醫療保障幫扶制度有效解決了農村人口因病致貧頑疾;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和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建成,社保待遇水平穩步提高,2017年城鎮企業職工養老金實現第13次連調,人均增加養老金170元,惠及183.8萬人,教育、衛生、社保、養老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一大批惠民富民工程和民生實事的不斷落地讓民生福祉不斷增進——這是直抵人心的民生溫度。
政治生態由“亂”轉“治”,不斷營造風清氣正的干事氛圍和創業環境,使風清氣正成為促進轉型和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
從政治上大病初愈、亟待提振士氣,到全面構建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考量著擔當的精神與勇氣,考驗著全面從嚴治黨的能力和水平。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深化對管黨治黨規律的認識,持之以恒正風肅紀,反腐敗斗爭形成壓倒性態勢,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不斷健全,黨風政風社會風氣為之一變,全面從嚴治黨成效顯著。十九大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發出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動員令,為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指明了方向。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實際行動,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全面從嚴治黨思想和各項決策部署,把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落實到各項決策和部署中,有效履行領導職責,推動山西黨的建設和黨領導的各項事業發生重大轉折。
“要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在黨中央和全黨的核心地位,堅決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赤膽忠心,堅持核心的唯一性,襟懷坦白,表里如一,真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實人、過硬人。”省委鮮明確立并一以貫之地堅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全省工作的根本指引,把擁戴核心、追隨核心體現在履職過程中,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做到態度非常鮮明、立場非常堅決、行動非常自覺。
“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維護核心見諸行動主題教育以來,省委中心組帶頭組織學習,省委全會專門做出部署,常委帶頭參加,為全省做出示范,全省干部群眾堅決維護核心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增強。
省委堅決扛起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全面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重點任務,突出改革創新,堅持標本兼治,加強黨的政治、思想、組織、作風、紀律和制度建設,持續推進正風肅紀反腐,出臺《關于加強黨內政治文化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紅色文化傳統,促進黨內政治文化、政治生活、政治生態建設協調推進,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全面構建良好政治生態的成果,轉化為促進轉型發展的強勁動力,使風清氣正成為促進轉型和對外開放的亮麗名片。
良木引來百鳳棲。良好的政治生態是亮麗的投資名片,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投資人被山西風清氣正的投資創業環境所吸引,被干部群眾干事創業、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所吸引,被助力山西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所吸引……
1月15日,山西轉型綜改示范區管委會與西門子工業軟件(上海)有限公司、山西柯睿森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簽署三方共建“工業4.0(太原)智能制造創新中心”揭牌儀式在太原舉行。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難奮。省委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從自身做起,以上率下,發揮“頭雁效應”,強調“不廉潔的干部不能用,不干事的干部也不能用”,堅持“三個區分開來”,出臺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和改革創新合理容錯“兩個辦法”,大力推進“三基”建設,組織萬名干部大調研,發揮目標責任考核對轉型發展的指揮棒作用,注重在轉型發展主戰場選人用人,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精氣神。
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激發了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推動形成想作為、敢作為、善作為的良好風尚。廣大干部積極響應省委號召,積極參加萬名干部入企服務、萬名干部大調研,了解解決困難問題,在真抓實干中增長“善作為”的本領、提升“能創新”的素質、錘煉“敢擔當”的作風。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山西確定為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省份之后,山西省委高度重視,把試點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按照轉隸組建、建章立制、評估深化三個階段有力有序推進,整合反腐敗力量,加強了黨對反腐敗工作的統一領導。探索實施的各級書記當好“施工隊長”、制度建設管用可行、堅持問題導向等重要舉措,為全國監察體制改革的全面推開做出了“山西貢獻”。
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山西舉全省之力,為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截至2017年8月底,山西省各級紀委監委監督監察對象共計297萬人,其中“關鍵少數”有16.7萬人,非黨員對象53.9萬人。與以往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監察對象相比增長18.74%。2017年1月至10月,運用“四種形態”處理人次同比增長16.8%,紀律處分人數同比增長30.4%,管黨治黨進一步走向“嚴緊硬”,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治理效能,匯聚成干部干事創業的新動能。省市縣鄉四級換屆被公認為多年來導向最正、紀律最嚴、風氣最好,山西,從一度政治生態惡化的受害者成為全面從嚴治黨的受益者。
“要以上率下,當好施工隊長,精心做好施工”“去做得好的地方總結經驗,更要去困難的地方了解困難和矛盾”“在調研中解決問題,在調研中推動工作”……越來越多的“山西做法”“山西實踐”被中央主流媒體爭相報道,成為兄弟省市借鑒學習的熱點。中聯部舉行山西“風清氣正奮發有為”的實踐成效專題宣介會,向國外多個政黨代表團、國際專家學者宣介“山西經驗”。
守正開新,氣象萬千。
省委十一屆五次全體會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等對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做好今年各項工作已做出安排部署,對未來五年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的指向進行了明確。開好2018年全省“兩會”對做好全年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大會將團結動員全省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斷增強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繼續堅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新的精神狀態和奮斗姿態,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譜寫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山西篇章做出貢獻。
站在2018年歲首,回首往昔,我們為取得的成績而自豪,倍感奮斗之艱辛;展望未來,我們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深信山西的明天更美好!
本報記者 尚慧輝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