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近年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我市蓬勃開展,形成了一批創新創業高地,打造了一批創新創業品牌,探索了一批創新創業制度模式。眾創空間、星創天地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載體,已經成為促進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全市上下正認真貫徹市委“一三四三”工作思路,謀求實現臨汾高質量轉型發展,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無疑將發揮更大作用。
臨汾新聞網訊 今年4月,華翔集團高端鑄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揭牌。自此,我市成功創建首家“國字號”專業化眾創空間,實現了山西國家級眾創空間“零”的突破。
近年來,我市把建設眾創空間、星創天地作為推動創新創業的重要抓手,出臺措施,狠抓落實,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取得了長足發展,有效激發了全市創新創業活力,營造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
搭建平臺 精心培育
7月10日,在臨汾市藍色港灣眾創空間,記者見到了入駐的山西艾菲妮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龍,他介紹,該公司主要項目品牌為女性健康用品,是一家利用“互聯網+實體店”作為支撐、面向大眾的企業,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榮獲CCTV優選品牌,帶動微商就業人數突破1萬人次。談起發展至今的規模,趙龍感慨地說:“藍色港灣眾創空間對公司的孵化、培育功不可沒!創業之初,公司的辦公環境簡陋,客戶來了第一印象不好,影響了很多生意。入駐藍色港灣后,辦公環境有了質的改變,公司的業務量大幅提升。”藍色港灣眾創空間的運營主體——堯都區儒易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設施齊全的辦公環境,包括項目路演廳、會議室、洽談室,還配備了打印機、復印機等。同時,藍色港灣眾創空間在項目的孵化上積極輔導,在融資對接、財稅審計、法律咨詢等方面提供周到的“一站式”服務,解除了創業者的后顧之憂,為入駐者安心發展創造了良好環境。
成楚是山西師大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的一名學生,也是一名優秀的“創客”。在藍色港灣眾創空間的培育下,她以臨汾的堯文化為基礎,成功創造出了一系列的文創產品,如帝堯系列文創產品、城市英雄之霍去病系列、情定鹿堯系列、古建筑凸版明信片系列、萌版古建筑明信片等,還成功為山西旅游發展大會設計了LOGO,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評。她的“手繪臨汾”項目奪得第五屆“創青春”臨汾青年創新創業大賽決賽優秀獎,成功獲得了創業啟動基金。
我市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均依托成熟企業運營,有專業的團隊組織開展創業輔導和人員培訓,并聘請北京、上海等地的創業專家導師不定期前來授課、交流,幫助創業者分析項目發展前景、答疑解惑、指明方向。同時,市科技局也積極指導,在信息、政策等方面加強引導,幫助眾創空間、星創天地提高運營能力,規范發展。
目前,我市已有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1家、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2家、省級眾創空間14家、市級眾創空間22家、星創天地9家,覆蓋了全市的各個行業,在創新創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科技引領 創新生態
“華翔專業化眾創空間躋身‘國字號’,標志著華翔集團的創新創業與科技轉化工作進入了新的歷史進程。”華翔集團負責人在高端鑄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揭牌儀式上表示,該集團將依托眾創空間,積極培育新動能、打造新產業、探索新模式,為我市高端鑄造的發展插上科技與資本的翅膀。
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的建設中,我市突出科技創新,努力培育、提升創新主體。山西師大現代文理學院眾創空間是由該學院自主管理與運營的一家眾創空間。該空間依托學院的教學和科研力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與機制,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開展科技創新研發與學生創業團隊項目孵化。經過精心培育,入駐空間的“小萌龜”共享出行、“壹旅”大學生義工旅行團隊等項目均取得了初步成效,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大寧縣政拓公司星創天地是一家服務于現代農業的綜合服務平臺,與省農科院及小麥研究機構等建立了人才引進和技術合作機制,專家們定期到公司開展農村創新創業服務,為創業人才深入農村創新創業掃除了技術障礙。
作為我省首家“國字號”專業化眾創空間,華翔集團高端鑄造國家專業化眾創空間對我市科技創新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市充分發揮這一國家級專業化眾創空間的平臺功能和引領作用,向全市復制推廣華翔“雙創”經驗,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全力打造全國高端鑄造領域的人才高地、技術高地、產業高地。
政策支持 推進發展
去年11月,由市科技局主辦的星創天地建設與運營主題培訓班舉行,各位專家的授課內容深刻豐富,既有大家從未接觸過的知識點,又有通俗易懂的“小妙招”,贏得了學員們的一致好評。為做好此次培訓,市科技局農業與社會發展科科長喬寶恒提前半年就進行了精心籌劃,他和同事奔赴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示范區考察參觀,并到國家級星創天地——楊凌示范區創業服務中心對接技術培訓與交流工作,在星創天地建設與運營管理合作、職業農民培訓、農產品市場營銷等方面達成了合作共識。在認真考察的基礎上,確定培訓主題、選擇培訓導師、制作培訓課件……培訓的每一個內容、每一個環節,他都反復研究,形成方案后又經過局領導班子討論才最終確定。周密的準備,為培訓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為扎實做好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建設,近年來,我市不斷完善政策支持體系,相繼出臺了《臨汾市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行動方案》《臨汾市眾創空間認定和管理辦法》等,構建起了人才工作“1+N”政策體系。2019年,我市為眾創空間爭取省級獎勵資金350萬元,有力支持了眾創空間建設。
“今年,我市將繼續組織好省、市兩級眾創空間和星創天地的申報、認定工作,力爭培育省級及以上眾創空間2家,認定市級眾創空間2家至3家;培育3家省級星創天地、5家市級星創天地。通過加強和規范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建設,落實資金獎勵政策,激發全市創新創業活力,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社會環境。”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馮珍表示,該局將以更大的力度加強眾創空間、星創天地建設,為創新創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讓創新創業的活力競相迸發。
記者 李永軍
>>新聞鏈接
眾創空間,即創新型孵化器。“眾”是主體,“創”是內容,“空間”是載體。是根據互聯網及其應用深入發展、知識社會創新2.0環境下的創新創業特點和需求,通過市場化機制、專業化服務和資本化途徑構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公共服務平臺的統稱。
星創天地是眾創空間在農村基層的一種表現形式,既是農業科技創新創業服務平臺,又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學校”和創新型農業企業家的“搖籃”,是農村科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