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哎!今年年初全國蘋果花普遍都受到了倒春寒自然災害,當時我采取了煙霧提溫措施,相對損失還比較小。我有8畝果園,雖然今年產量少,但果價卻比去年翻了番,現在有果商每斤已給我出到了4.3元,賣了應該比去年收入還會多點。”10月14日,吉縣車城鄉朱源頭村王寶玲正在和雇傭的工人一起采摘自己果園里的蘋果,在嘆聲中道出了收獲的喜悅。
吉縣地處黃河之濱,呂梁山南端,被農業農村部果樹專家評為全國蘋果最佳優生區之一。擁有種植蘋果的“六個最適宜”,即:一是緯度最適宜,處于北緯36°;二是海拔最適宜,1000至1200米;三是土壤最適宜,土層深厚,抗旱排澇,酸堿度適宜;四是溫差最適宜,晝夜溫差平均11.5℃;五是光照最適宜,年均2395.5小時;六是空氣質量最適宜,無任何工業污染。
吉縣蘋果營養豐富,Vc含量高出普通蘋果1.3倍,含糖量高出4個點,碳水化合物檢測高出普通蘋果3倍,SOD、鉀、鋅、鈣、硒都明顯高于普通蘋果,同時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富含人體8種必需氨基酸中的7種,且均達到或超過國家質量標準。
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立足得天獨厚的蘋果自然生產環境先天優勢,著眼長遠發展,堅定不移興產業、提品質、增實效,提升蘋果產業促進農民致富的速度、深度、廣度。如今,蘋果出口美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國家。美國的檢驗檢疫是全球最嚴格的國家之一,蘋果涉及的病蟲害檢測高達800多種,能在這樣嚴苛的標準下過關,彰顯了吉縣蘋果品質的優勢。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全縣蘋果種植面積達到28萬畝,通過有機認證3.5萬畝,成為我省首批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和當地農民穩定增收的支柱產業,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縣。吉縣蘋果先后榮獲首屆全國農博會蘋果類唯一金獎、第三屆中國農博會名牌產品等稱號。
多年來,吉縣堅持不懈發展蘋果產業,按照國際標準引入蘋果生產管理。應國家質檢總局邀請,美國、秘魯、澳大利亞等國考察團先后對吉縣果園和加工企業進行考察評估,疫情疫病防控體系和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均得到外方認可。9月7日吉縣蘋果首次走進香港特別行政區、9月12日在廣西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參加第十五屆中國——東盟博覽會、9月13日再次挺進全國農業展覽館……
尤其是近3年整合涉農項目資金一億元,集中投入到蘋果園區建設上,在管理上,累計培訓果農1.5萬人次;在營銷上,統一包裝、品牌、宣傳,成立了吉縣電商協會,國內市場不斷擴大,2017年1月,吉縣蘋果成功出口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家;在蘋果深加工上,建立了蘋果深加工園區,園區的山西達明一派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零添加”益生菌發酵果蔬原漿產品為國內首創,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紅蘋果+”的產業支撐帶動下,今年8月8日,吉縣被山西省政府批準正式退出貧困縣,成為全省首批、臨汾市首個實現脫貧摘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3月下旬,首都金口消費聯盟授予吉縣蘋果為“中國頂級優質蘋果”,并成為首都金口消費的首選食品。
如今,吉縣28萬畝蘋果產值已達10億元,全縣農村群眾依靠蘋果產業脫貧的比例達到了80%以上,蘋果已經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據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評估,吉縣蘋果品牌價值已達15.59億元。(閆海斌)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