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高峰) 今年上半年,我市商務工作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各項工作有序開展,重點指標和主要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尤其是對外貿易、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現了任務“雙過半”,商務經濟保持平穩運行。
對外貿易繼續保持高速增長。1月至6月,我市進出口總額完成10.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2.63%。其中:出口完成6.9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27.68%;進口完成3.2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3.15%。繼2017年霍州、安澤、汾西退出外貿空白縣以后,我市外貿消除空白縣取得新進展。永和縣6月份出口額10萬元,實現了外貿零的突破。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穩定增長。1月至6月,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324.07億元,同比增長8.4%,高出全年目標增速7%1.4個百分點,實現了“雙過半”。
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深入推進。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的若干意見》和省開發區建設工作領導組《關于加快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我市從規劃編制、設立擴區升級、體制機制改革、轉型項目建設、招商引資、創優環境6個方面,部署了19項重點任務,全面加快推進全市開發區(園區)改革創新發展。
電子商務助力農村精準扶貧。一是穩步推進示范縣公共服務體系建設,隰縣、汾西已建成電子商務縣級服務中心、微信公眾平臺。隰縣正在推進首批80個貧困村電商服務站點標準化改造,汾西對全縣90個行政村進行了摸底調查,目前71個貧困村新建電商服務站點29個,原有40個站點進行整合。二是積極爭取更多的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落戶我市,目前大寧、永和、吉縣3個縣已獲得商務部批準。三是與阿里、京東、蘇寧、樂村淘、農芯樂等電商企業合作,全市10個貧困縣共建成22個縣級電商服務中心、700余個村鎮電商服務站。其中:供銷系統充分利用基層社、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便民連鎖商店等現有資源,建立基層服務網點和村級電商服務站,在10個貧困縣建設了縣級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2017年全系統共建設240個村級電商服務站,其中貧困縣完成102個。樂村淘在全市8個貧困縣(除大寧、古縣)建立了縣級運營中心,鋪設村級體驗店591家。
“中歐班列”開辟對外貿易新通道。2017年7月28日,我市首趟中歐班列開行,班列始發侯馬山西方略保稅物流園區,到站德國慕尼黑。2017年臨汾中歐班列共發運4列,發運總重量5066.5噸、總貨值4856068.52美元。2018年,我市中歐班列已開行四列,分別于2月28日、3月27日、4月17日、5月31日由侯馬發至德國漢堡,發運總重量3782噸、總貨值413萬美元。我市中歐班列開行為臨汾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提升外向型經濟水平,助力中國制造走出國門開辟了一條新的快捷通道。
構建多元化現代商貿服務體系。今年以來,我市大力促進批發、零售、餐飲、住宿等傳統商貿服務業提檔升級,引導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社區商業、電子商務等新型業態創新發展,進一步搞活流通、擴大消費,不斷提升商貿服務業對全市經濟的拉動作用。華夏商貿城、奧特萊斯等重點商貿項目正在深入推進。商業結構繼續優化。線上、線下相互促進、互為補充,實體商店與網上商城建設同步發展。新百匯、五洲國際廣場、華門新天地、臨汾京東城市倉、臨汾特產京東館等相繼建成運營。大眾化餐飲蓬勃發展。相繼推出了全市餐飲業十大名菜、十大名吃、十大特色面食、十佳面食品牌店、十佳面食特色店等,涌現出了以臨汾岳師傅剪子面、薛老五丸子面、小姚面館、老田饸饹面、段氏大盤雞、五洲小菜鳥等一批品牌知名度高、連鎖發展勢頭好的大眾化餐飲企業,其中,臨汾岳師傅剪子面連鎖有限公司在全國已發展特許經營餐飲店147家,分布在10個省,全年營業額超過3.5億元,已成為我省面食連鎖發展的龍頭之一。完善商貿物流體系。以物流園區建設為基礎、以培育第三方現代化物流企業為核心,我市積極推進物流中轉通道與城市共同配送服務體系建設。興榮物流與京東商城合作共建了臨汾商城京東館。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市商務局集中開展了清理整治成品油市場、汽車銷售“二手車”市場、單用途商業預付卡、酒類流通4個專項行動;牽頭組織開展了打擊侵權假冒等商務執法工作;積極整合市商務局與堯都區商務綜合執法隊伍,進行統一的市區商務綜合執法。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