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3月20日,記者來到浮山縣印象田園設施農業體驗區,看到張莊鄉徐村村民衡麥科正在自家的蔬菜溫室大棚里勞作。走進大棚,濕熱的空氣撲面而來,碧綠的葉子爬滿藤架,一根根黃瓜長勢喜人。
印象田園包括連片的設施農業體驗區、錦繡園林觀賞區和休閑養生度假區三大版塊。其中設施農業體驗區占地面積達到2050畝,由政府統一整合涉農部門資金,免費為農戶建設了水、電、路、渠、衛等基礎設施;由企業和農戶自籌資金,建設了403座溫室大棚、550座春秋大棚、150畝農業休閑觀光區和1座集約化育苗中心。
“去年12月6日,我家的兩個溫室大棚都種上了黃瓜,到今年6月生長期結束,中間可以采摘好幾茬,目前已經產了1.2萬斤黃瓜,賣了2.5萬元,這比種植傳統作物的收入高好多呢!”采訪間隙,46歲的衡麥科不停地拉著棚角的風口繩,“現在棚內溫度有點高,得調節風口降降溫。大棚對溫度的要求比較嚴格,一定要控制在28℃至32℃內,這樣更適合黃瓜生長。現在能有這么好的收入,全靠縣里的幫扶,2010年,我家建大棚時錢不夠,政府給我們免息貸款2年,還免費提供了種子、農藥、肥料,又專門聘請了農業技術員長期給我們做技術指導,讓我們學到了許多種植、管理的技術。”
大棚內悶熱的環境,讓衡麥科不自覺地挽起了袖子,看著眼前即將成熟的黃瓜,他的眼神里充滿期待,“等采摘完黃瓜,我打算給大棚升級改造,提升硬件設施,增加蔬菜的產量。現在我們村里正計劃搞電商,我希望通過網上銷售把咱家藤上的‘富裕果’銷往更多的城市。”
“這段時間蔬菜長勢怎樣?”“發現任何問題,隨時給我打電話溝通。”……隨行的浮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陳華向衡麥科詢問蔬菜近期的生長情況,“溫室大棚主要以種植黃瓜為主,為了幫助農民增收,縣里專門成立了蔬菜技術服務團隊,為農戶引進了優良的蔬菜新品種,并進行合理的配方施肥,每周安排技術員進棚入戶查看蔬菜長勢,每個月對農戶進行一次集中培訓,與他們面對面溝通、交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做好服務工作,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記者 段小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