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湖南省針對洞庭湖環境問題,制定專項整治措施,還洞庭“一湖清水”。
前幾天,黃慶華砍掉了他種植在南洞庭湖濕地核心保護區的最后一棵歐美黑楊。11月以來,他已經清除了核心區內的4600多畝歐美黑楊。
湖南省沅江市瓊湖街道辦事處居民 黃慶華:“投入七八百萬,開工程、育苗、管護?!?/p>
上世紀90年代末,為追求經濟效益,當地群眾在洞庭湖濕地大量引種歐美黑楊,最多時保護區內達39萬畝。
湖南省沅江市濕地保護站站長 萬獻軍:“大面積的楊樹改變了湖洲本來面貌,破壞了濕地水禽的棲息地,而且造林過程中的挖溝、抬壟也讓魚類失去了產卵索餌場所,從而威脅到整個洞庭湖的自然生態安全?!?/p>
十九大之后,湖南出臺《洞庭湖生態環境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在湖區25個區縣市集中治理農業面源、城鄉生活垃圾等十個領域的污染,其中核心區的7.99萬畝楊樹本月底前要全部清除,實現退林還濕。
湖南省沅江市副市長 王志強:“我們應該按照中央的要求,要改善我們的環境,還洞庭湖的自然生態,還洞庭湖的一片凈土。”
清理歐美黑楊的同時,公安、水利、國土等部門還組成聯合執法隊,打擊洞庭湖周邊非法采砂行為。十九大以來,湖南清理采砂運砂船888只;退出畜禽養殖50萬平方米:關閉排污口15個;從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加強環境保護。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