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 無論是行走在花木掩映、綠草如茵的街道小區,還是漫步在碧波蕩漾、綠意蔥蘢的汾河河畔,每個臨汾人都會深切地感受到,五年來,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了。
這五年,市委、市政府始終高標準定位環保工作,把環保工作作為首要任務,舉全市之力,出重拳、用重典,向環保“痛點”精準發力。
這五年,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保壓力增大的客觀因素,我市以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為重點,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老路,堅決向污染宣戰,探索出適合臨汾發展的環保新路子。
2012年3月,我市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全市“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下發了《關于印發“十二五”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向各縣(市、區)政府、市直有關部門頒發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責任狀。
2013年,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強PM2.5防控改善提升市區空氣質量的5大章節38條實施方案。
2014年,我市積極開展了“環境提升年”活動,市、縣兩級高度重視,圍繞群眾關心關注的突出問題,認真組織實施了“大氣環境、水體質量、城鄉清潔、生態治理和交通秩序”5大專項提升工程。
2015年,是我市“十二五”期間環境保護工作的攻堅沖刺階段,全市環保做到了任務明確、責任到人、時間到天,叫響了“大干60天,圓滿收好官”的口號。當年,共完成了5家焦化、3家電力改造任務,全面完成市區主城區和周邊155平方公里營業性鍋爐清潔能源改造任務,投資1億元將市區5679戶居民燃煤爐具替換為清潔環保爐,建立了3個供煤點,從購買、運輸、存貯、使用4個環節控制煤質,投資484萬元建設機動車尾氣檢測監控系統及平臺,投資439萬元建成重污染天氣預報預警平臺,建立完善了聯合會商和應急預警機制。
2016年,我市在全省首發起草制訂了《關于成立臨汾市環境保護領導小組的通知》《臨汾市環境保護督察實施方案(試行)》《臨汾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規定(試行)》和《全市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實施方案》4個重要文件。全年完成了建成區40臺燃煤鍋爐、茶浴爐的淘汰和清潔能源改造任務,投資約3.1億元,對155平方公里的城市規劃區、主要交通干線和環境敏感區域進行煤煙污染專項整治,完成10家企業的治理及31家焦化、鋼鐵企業的對標改造。
五年來,為應對霧霾天氣,改善市區空氣污染、交通擁堵的現狀,我市著力打造資源節約型城市,致力打造純電動公交城市。目前,我市已實現了純電動公交車全覆蓋目標,市區純電動公交車總量達到423輛,萬人擁有公交車由6.4標臺提高到11標臺,公交分擔率由15.76%提高到20%,一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5萬余噸,相當于植樹138萬棵。
這五年,我市年年被評為“省級衛生城市”,為全市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環境支撐。2016年8月起,我市開展了創建國家級、省級衛生城市、縣城、鄉鎮活動,力爭到2020年實現3座城市(臨汾市、侯馬市、霍州市)、14個縣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衛生縣城”全覆蓋,20%的鄉鎮達到“國家衛生鄉鎮”標準的創建目標。
藍圖繪就,只爭朝夕。在通向天藍水清的征程上,號角嘹亮,我們正砥礪前行。
記者 楊琦
責任編輯: 吉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