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生水起高歌前行
——我市文化產業發展紀實
臨汾新聞網訊 日前,為期5天的第13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落下帷幕。會上,布置在展區中央的佛國勝卷《趙城金藏》成為臨汾文化的一張靚麗名片,每天都吸引著國內外參展商駐足觀看,眾多參展商都為其歷史之久、保存之完整而嘆服,更為廣勝寺存有800年前的佛經而驚奇,產生了到臨汾旅游的濃厚興趣。臨汾又一次驚艷了世界!
近年來,越來越多包含“臨汾”元素的文化產品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浮山剪紙、平陽麻箋、平陽木版年畫、丁村土布等享有盛譽,文化產業在我市經濟發展、帶動就業、促進產業轉型、豐富群眾精神生活等方面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
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扶持,特別是十八大以來,我市提出推動文化繁榮發展,打造“文化強市”,這為我市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文創產品:從“特”到“精”
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我市文化底蘊深厚,5年來,我市充分發揮文化資源優勢,帶動全市經濟發展,目前已初具成效。
這5年,是文化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的5年。文化產業示范基地數量不斷增多,文創產品種類日益豐富,做出了特色、做出了品牌。2013年6月,我市優秀文創產品企業參加了以“文化三晉美麗山西”為主題的首屆山西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參展期間我市文化產品現場交易金額達到500余萬元,簽訂訂貨合同116份,金額突破1200萬元;2014年我市優秀文化企業參加了第二屆晉商大會、第三屆中國特色商品博覽交易會及中國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我市文創產業走出山西、走向全國。
這5年,是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的5年。我市強化了文化產業的引領作用,以文化提升旅游的內涵質量,以旅游擴大文化的傳播消費,更進一步拓寬了文創產品的發展道路。以2015年為例,在“帝堯古都文化旅游節”期間,平陽麻箋、臨汾剪紙等文化產品參加了名優產品展銷會,在為期四天的展銷活動中,銷售額達到25萬元,達成銷售意向8個,意向金額560萬元。同年,在“臨汾(上海)城市推介文化主題展示”活動中,共有金絲彩嵌、平陽木版年畫等11個非遺類文化產品參加了展示,銷售額16萬元,達成銷售意向5個,意向金額330萬元,有效提升了臨汾的文化影響力。此外,晉華隆青銅玉器工藝品有限公司及臨汾華之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參加了中國-東盟博覽會文化展,襄汾縣鄧莊丁陶麻箋社參加了臨汾市第三屆黃河金三角投資合作交流大會。
這5年是碩果累累的5年,也是穩步發展的5年。我市積極發展文化創意產品,鼓勵引導文化企業不斷開發文化旅游創意新產品,文化產業為全市經濟發 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項目建設:從無到有
2012年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框架以及相對完備的文化產業體系已基本形成,文化市場經營戶達到了1200余家,從業人員2萬余人。到2016年,我市更進一步對文化產業發展框架進行完善,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建起了全市文化產業項目庫。在此基礎上,我市堅持項目帶動,充分發揮印刷業歷史悠久、市場占有率高的優勢,促進了新聞出版產業的發展。
5年來,我市文化項目從無到有。2013年8月,我市與建行臨汾分行聯合召開了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對接洽談會,為文化產業發展爭取資金支持,邁出了文化項目建設的一大步;2014年著力抓好重點文化項目建設,文化產業持續發展壯大,對全市文化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摸底調查,初步建起了全市文化產業資料庫和項目庫;2015年,我市在項目上下工夫,文化產業發展水平得到提升,明確了“上項目,調結構,促升級”的文化產業發展思路……5年來,我市發展文化項目的思路不斷與時俱進,文化項目的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質量不斷提高,這些項目的成功引進有利于打造全市文化游、景觀游等綜合旅游產業鏈條,有利于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
印刷出版業:從“小”到“全”
過去的5年,是新聞出版產業加速發展的5年,也是廣播電視產業規模逐步擴大的5年。我市印刷業作為全省的龍頭產業,發揮了其應有的帶頭作用。
2012年,全市印刷企業基本淘汰了膠印印刷,實行CTP直接制版;臨汾印業園區完成投資4000余萬元,建設廠房12000平方米,第二期工程也已經啟動,規劃土地150畝,建成后將成為集出版物印刷、包裝裝潢印刷、多種文化產品生產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園區;曲沃亞華制蓋有限公司獲得專利20余項,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臨汾第一家數碼印刷基地——德美數碼快印正式運營,成為我省規模最大的數碼印刷企業;同時,全市新華書店系統實現銷售碼洋1.626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7%;2013年,積極實施綠色印刷戰略,組織了“堯信杯”特色農產品包裝、平面設計大賽,對我市綠色印刷產業發展起到示范作用;2014年,新增數字印刷企業1家;2015年,德美印業把數字印刷和攝影藝術結合推出了印刷攝影創意,在印刷產業方面走出了一條特色之路;2016年,扶持印刷企業建立現代企業管理機制,推動堯信印業印刷博物館建設扶持德美印業數字化印刷,新聞出版產業加速發展。
十八大以來,我市文化創意產業交出了一張搶眼的成績單。這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也是我市文化產業迅速發展的縮影。發展文創產業是產業結構調整、經濟轉型升級的必然選擇,因此,我市將展望新目標,肩扛新使命,昂揚新精神,利用政策、資金、人才、項目等組合拳,更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的發展。
記者 安月琦 實習生 寧智豪
責任編輯:席沛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