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新聞網訊(記者 段小婷) 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2017年以來,我市以改善民生工作為著力點,不斷推進教育、文化、衛生、社保等工作,高效推進了一系列民生工程,提高了廣大群眾的滿意度,也為全市經濟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為積極推進教育發展,2017年,我市將“全面改薄”列入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實施薄弱學校改造工程。2017年,侯馬市、曲沃縣、襄汾縣、洪洞縣、汾西縣“全面改薄”工程迎接了國家義務教育均衡縣驗收,各縣(市)政府在財力及政策上給予了大力的幫扶:侯馬市投資6325余萬元,進行47個學校校舍改造和增置設備,招聘教師190人;曲沃縣投資3167萬元,新建項目24個,改造項目50個,招聘教師100人;襄汾縣投資1億余元,進行9個新建校校舍和增置設備,新招聘教師120人;洪洞縣投資1.49億元,進行235所學校校舍改造和增置設備,招聘295名教師;汾西縣投資7851萬元,進行24所校舍改造和增置設備,招聘新教師38人。我市申報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本均衡的5縣(市)于2017年11月份全部通過國家驗收,并且得到國家、省檢查組充分認可。
近年來,我市致力于建設文化強市,提出大力實施“平陽記憶”和“印象臨汾”兩大工程。2016年,我市啟動的《趙城金藏》首批百卷復制工程,讓文物活起來,是“平陽記憶”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趙城金藏》的復制工程主要目的是通過合理開發,挖掘它的商品屬性,使其轉化為文化產品,實現經濟價值,增強文化生命力、可持續發展力。2017年,《趙城金藏》完成200卷復制,舉辦了首批百卷《趙城金藏》回歸廣勝寺系列活動。
2017年,我市完成了臨汾大禮堂修繕、市體育場改造等工程。臨汾大禮堂是我市一處具有歷史記憶的文化建筑,2014年,我市對臨汾大禮堂進行修繕,整個項目投資資金共320萬元,2017年年底完工;近年來,我市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對體育場進行了改造升級,投資120萬元對綜合訓練館進行改造、投資189.4萬元對400米跑道實施塑膠鋪設、投資160萬元實施足球場的人造草皮鋪設,2017年年底,市體育場改造工程已經全部完成。
為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更好地實施分級診療和滿足群眾健康需求,我市組織市級三級醫院與轄區內縣級醫院簽署醫聯體協議,制定有針對性的醫療聯合體建設目標。全市建立以三級醫院為龍頭的醫療聯合體,使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截至目前我市共成立了三個醫聯體,分別為臨汾市人民醫院、臨汾市中心醫院、侯馬市人民醫院,其中臨汾市人民醫院簽約135所醫療機構,臨汾市中心醫院簽約46所,侯馬市人民醫院簽約18所,所有縣(市、區)實現了全覆蓋。
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分級診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2017年,我市全力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全市17個縣(市、區)、151個鄉鎮衛生院和2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開展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真正成為百姓的“健康守門人”。
為不斷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和水平,我市建立了目標責任考核推進機制,將簽約服務納入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實行月報告、季監測、年考核,推動簽約服務落到實處。截至2017年12月底,普通人群簽約261萬人,簽約率達59.03%,重點人群簽約132萬人,簽約率達90.45%,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計生特殊家庭實現“雙簽約、全覆蓋”,做到了應簽盡簽。
2017年,我市完成了城鄉居民醫保整合工作、基金移交審計工作、確保基金安全,審計工作完成、出臺更加科學規范的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兩定機構順利整合、城鄉居民信息系統正式啟用,實現了“六統一”,讓群眾得到了更多實惠。
責任編輯: 吉政